第628章連續崩壞(第2/2頁)
章節報錯
崇禎皇帝他不是不知道這些當官的貪生怕死,軟弱無能,但是這些人他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只能從他們之中換來換去。
他最為欣賞和重用的大將盧象升,居然戰死了,還落得一個屍骨無存,天雄軍全軍覆沒的下場,卻沒有撫卹。
而他最新提拔,頗為信任的新任兵部尚書楊嗣昌,表現也就中規中舉,也就一般,並沒有他所吹噓的那般的能幹,起碼他們現在只是勉強的守住他們該守的地盤,而他們能夠守得住,這也應該跟大雪封路,劉家軍撤軍有關。
如果大雪不封路,劉家軍繼續北上的話,他們能不能守住保定和天津衛這都不好說。
本來這樣嚴酷的局勢,已經是夠混亂,已經是讓他頭痛了,這時候揚州之亂又傳來了,更加驚人的就是傳來劉家軍主力全力的南撤,然後猛烈的攻打南京的訊息,這可是把朝廷中的諸位官員震駭得無以加復,震驚到了極點。
大明北方的局勢已經是十分的嚴峻,山東和遼東的局勢已經是完全的糜爛了,但是他們依舊還是有信心,可以從容的收拾這些地方。
大明富有四海,有的是錢糧和人員,他們可以從富裕的江南,還有西南調來更多的糧響和兵馬鎮壓這些叛亂。
甚至面對劉家已經切斷了他們的運河線,他們依舊想出了辦法,那就是可以走湖廣、河南,從山西進入京城的路線,把糧食運送過來
但是對於軍事上的劣勢,他們也都有把握,他們也都在重振旗鼓,準備等到明年春暖花開,天氣回暖、道路解封以後,他們將會出兵攻打山東,徹底的拿下這一個叛亂的反骨仔,把劉遠橋父子押送進京城,千千刀萬剮,以正視聽。
誰知道天氣如此寒冷,大雪封路劉家軍居然還這麼能折騰,居然還策劃了揚州之亂,還趁機的派兵攻打江南。
大明雖然有底氣和有自信,但是有一點那是肯定的,大明缺乏南方的糧食器物支援,他們就會完蛋這一點是獲得所有人的認可。
所以每一個人都知道和明白,大明其實已經到了最為危急的關頭,如果江南丟失了,他們真不知道該如何走下一步棋了。
他們明年圍剿劉家軍,是在建立在獲得了江南源源不斷的糧草和軍餉人力的資源之下,如果缺乏江南方向的支援,他們去哪裡找來這麼多的糧食,哪裡找來這麼多的兵。
所以聽到了揚州之亂,劉軍出動兵馬,沿江西進,攻打鎮江等地時,整個朝廷是炸窩了。
崇禎皇帝召集所有的朝中眾臣,共商大計,他們從早朝就一直討論,說個不停,就說到了明天早朝去,史無前例的一天都不退朝,他希望能夠集結眾多的人手,能夠商量出一條妙計。
但是滿朝文武百官,朝廷眾臣,個個都稱自己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但是真正要他們做事,要他們出手的時候,這些人卻抓瞎了,不知道如何是好了,真正的適應了一句話,那就是吹牛的時候是天下無敵,真正要動手的時候就有心無力。
不現在大明朝廷面臨的嚴峻局勢就是,巧婦為無米之炊。
他們將會陷入缺乏糧食,缺乏糧響的局面,但是仗還得繼續打,這才是令他們頭痛,令他們害怕的關鍵。
其實中原大地,許多時候都是南北分治,許多時都是北強南弱,但是他們大明朝二百多年的格局,已經把它們定型了,那就是北方以軍事為主,南方以產糧和響為主,缺乏了南方的糧食,這就會令他們無以為繼。
他們現在這些人不免感嘆,當年的仁宗皇帝他堅持要還都南京,是多麼高瞻遠矚的一件事,如果他們還都南京,就不會面臨建奴隨時包圍京城,隨時攻打京城的困境,也都不會為這些糧食的籌集而擔心,單憑南直隸十三個府的糧食,就足以支撐天下所需,此刻他們才後悔和害怕,但是卻是無一退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