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增長也是他們劉家積累了這麼久以後,才厚積薄發的。

以前劉家當那麼小的官,都能折騰出這麼大的事情來,現在劉家可是實力有了更大的增長,那樣發展他們的勢力這就更加的容易了。

以前的劉家可是依靠在大明朝廷下的一個小小蛀蟲而已,已經這麼厲害了,現在當上了更大的高,他們謀取利益這就更加的容易了。

劉布他進入了揚州城,發現這樣的城市比起臨清有過之而無不及,要知道揚州可是當今世上人口突破了百萬的巨型城市。

可以這麼說,當今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沒有超過10個,大明就佔了5個。

進入了揚州城,看著如此繁華景象,人潮洶湧,劉布他不免感慨萬千,他身邊的將軍們以為他這是在感嘆他們劉家終於也搶佔了一塊肥沃的地盤,但是劉布卻在感嘆,這麼好的一座揚州城這麼多的人口,十年以後居然毀於一次兵火,毀於十日的揚州十日。

10多年後大明滅亡,建奴大軍圍攻揚州城,破城之日,對揚州城進行了大舉的屠殺,百萬的百姓死於兵火之中,終結了揚州城的繁榮。

隨著劉布當官勢力加大,內心不有時候不免對皇帝是有些感激的,因為他們的權力都是來自於皇帝的賞賜,沒有皇帝的賞賜,他們是不可能有今天的。

這也是這時代士大夫的通病,只要他們當上了官,不免對皇上感恩戴德,既然有了這麼好的榮華富貴和高官厚祿的享受以後,他們對於皇帝也是非常的感激的。

而且劉布他也有一些負罪感,他在想,皇帝已經給了他這麼多的東西,他現在的吃喝用度如果想要的話跟皇帝已經沒有什麼分別,難道他非得要造反不可嗎?

這時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比較流行中一隻說法,人有了忠義之心才能說是人,否則跟畜生是沒有分別的。

但是如果他們以大明的臣子的身份進行了造反,還能有忠義兩個字進行自比嗎?

但是當劉布想到一樣事情,他就沒有這樣的負罪感了,那就是當今的皇帝崇禎皇帝,他根本就沒有能力保護大明,當今的大明朝廷也都沒有能力維護大明的天下,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可是把大明搞了一團糟,搞得烏煙瘴氣。

皇帝和大臣們盡情的折騰,盡情的作死,結果就讓建奴趁機崛起,所謂的建奴不過是東北通古斯森林裡面的一股小遊牧民族而已,人口不過二十萬而已,卻成功的統治了大明幾千萬的人口,這憑的是什麼?憑的是他們野蠻的屠殺和血腥的屠殺。

想到這一座揚州,這一座巨型的城市10年之後就要被這些野蠻的遊牧民族所毀滅,劉布他心中就充滿了感慨,而且他心中也就堅定了一樣事情,那就是既然自己認為是對的,那就應該去做,大明已經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天下,自然就必須有更強的人來接手,保護中原的天下,保護漢家的百姓。

要知道他們雖然已經是人,但是畢竟還離不開一些動物界的最基本法則,那就是頭狼法則。

人類也是跟狼一樣,群居動物,他們集結在一起才能夠在這惡劣的環境之下生存,他們也需要一個頭狼來領導他們生存。

頭狼就是這一群動物之中的首領,他他強壯而又有謀略,可以領導他的族群們獲得更多的東西,也保護他們的安全,當這一個頭狼沒有能力保證族群的安全的時候,就會有新的強者挑戰於他,新的頭狼就會趁機而崛,然後保護他們的族群不受別人的侵害。

既然大明已經沒有能力保護天下了,沒有能力保護大明百姓,就交由他這一個有能力的人來做。

他有了這些想法以後,心中就沒有了負罪的感覺了,因為他明白一點,不這樣子做的話,大明同樣會滅亡,神州會淪陷,最終不是亡於李自成的流寇之手就是亡於建奴之手。

有了這些想法以後,米柱他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做法了,他也都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錯了,人畢竟是動物,動物就有生存的本能,為了生存做出其他的事情又有什麼稀奇的?有了這些想法以後?劉布的底氣那就更壯的了,看著宏偉熱鬧的揚州城,劉布心裡面默默的想著:“揚州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