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淮揚重鎮(第1/2頁)
章節報錯
揚州可是天下著名的城市,大明最為繁華的地區。
這可是自古的名城,並不是在大明時候才發展起來的,而是在很久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揚州的名號,它可是古代九州之一,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東南形勝之地,最為繁華之地。
元朝時,揚州為揚州路,朱元璋佔領揚州後先改揚州路為淮海府、淮揚府,最後為揚州府,隸屬於京師應天府(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為南直隸),是當時南直隸長江以北二府之一,揚州府府治為江都縣,直領江都、儀真、泰興三縣及高郵、泰、通三州,另高郵州領本轄及興化、寶應兩縣,泰州領本轄及如皋縣,通州領本轄及海門縣,揚州府共轄三州七縣。
在大明以後,為了加強對江準及運河地區的管理,直接把揚州府也劃給鳳陽巡撫管。
這也是劉布與鳳陽巡撫朱大典合作的好處之一,如果他不與朱大典合作的話,他的勢力只能限制在鳳陽府五州十三縣之地,但是如果他跟巡撫大人合作,保持一致的話,他的勢力就可以在鳳陽巡撫治下所有的地方進行活動。
如果嚴格來算,他這一位鳳陽總兵是不能帶兵到去到揚州府去的,但是現在他受命於鳳陽巡撫,也就可以把他的兵力延伸到這一塊去。
可以這麼說,只要朱大典授權他,他就是合法的在鳳陽巡撫之下的地方進行自由活動,把勢力往這一帶延伸。
江淮地區就是大明的精華地區,大運河就是大明的命脈所在,鳳陽巡撫可是監管大運河的漕運工作,大運河中的四大城市中的兩大城市也歸他管。
可以這麼說,朱大典這一個鳳陽巡撫就是天下最肥的肥缺之一,只是朱大典他初來乍到,他的鳳陽城便己淪陷了,這讓他的鳳陽巡撫,非常的不好當,如果不收復鳳陽府,恢復祖陵所在的話,他這個官估計也當不下去,所以他才會提出條件的與劉布合作。
劉布無法拒絕朱大典的提議,主要就是因為對方開出的條件太好了,對方開出的條件那就是他可以在鳳陽巡撫治下的土地自由的活動,這就大大的加強了他這一位鳳陽總兵的權利。
當官無非就是為了為權為利,他劉布運營這一支劉家軍這麼龐大的組織,這也是不容易的,他們如果不能從別的地方弄來錢糧,單單依靠地方的籌措,還有上級的撥款,他們是無法維持他們這一支軍隊的,即使是保持了這一支軍隊的數量,也保持不了它的質量。
他們劉家其實也是一個龐大的商業組織,一個從事商業活動的大家族,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它是一個龐大的集團,商業就是他們根本之處,但是當劉遠橋不再擔任臨清的稅關主事以後,他們劉家的勢力基本上也退出了大明最為富饒的運河區,空有運河區的四大商業船隊,卻是在做賠本的買賣,但是現在非常快的他們就再次強勢的迴歸了,劉布可是鳳陽總兵,可是運河區上漕運總督身邊最重要的助手,誰還敢拿捏他們劉家?
劉布與朱大典之間的合作,他們雙方是互惠互利的,朱大典需要藉助劉布的軍事力量樹立他們絕對的權威,而劉布則需要漕運總督這一張大旗,把他們的勢力往運河進行延伸。
劉布他計劃一樣事情,那就是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把自己的勢力限制在一個小地方,而是要把自己的勢力進行擴張,無人能管往,往更多的地方進行延伸。
這不他們擁有了這樣的名義和授權以後,就可以自由的出入這一片地方了。
也就意味著他們劉家軍在大明最富貴的運河區,擁有了自己的立足點和軍事存在,此時劉布還藉著剿匪的名義趁機的打壓異己,安插自己的親信部隊,讓他們的力量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按道理來說劉布他這一位鳳陽總兵,他所要做的就是待在鳳陽府,鎮壓著府內五州十三縣之地的流寇和反賊,但是他剿著剿著就剿到揚州府去了,這其實也是趁機擴張他們劉家勢力的一種方法。
揚州可是南直隸在江北的兩大府之一,可是非常巨型的城市,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能夠在這樣的地方里面有立足之地,他們劉家的勢力那就發展的更快更好了。
他們劉家把他們的勢力部署到這一地,也讓他們有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本錢。
揚州可是南直隸在江北的兩大重鎮,人口已經突破了百萬,如果運用的好,把它建立作為一個大型的基地都可至少揚州就可以跟劉家的登萊地區進行呼應,一南一北。
要知道劉家能有今天,也真靠的不是運氣,劉家能有這麼大的富貴,以前靠的就是他們當上了臨清稅關的主事,其實比他們高的大官還要更多,但是比他有錢的卻沒有幾個,那是因為劉家連續三代都出現了能人。
他們這麼有錢,並不是當貪官就能貪到這麼多錢的,還要靠其做生意和商業上的運作。
現在更是劉家不再當稅關主事,卻讓劉家的實力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