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談判開始(第3/3頁)
章節報錯
對於何可綱等人來說,本來就是拜見,倒也沒有什麼怨言。在路上,眼見東江軍將士軍容整齊,精神抖擻,各自心中凜然。
“聽說東江軍將領都沒有家丁,應該是前年定下的規矩。”有軍官低聲議論著,“那豈不是說,我們所看到的,便是東江軍的真實樣子?”
另一個軍官搖頭道:“不是很清楚,應該是沒錢,養不起家丁吧?”
何可綱沉聲道:“他們發軍餉用的是自己印的軍票,想要多少印多少,自然不虞餉銀缺乏,又豈會養不起家丁?”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不養家丁,每個士兵都是精銳,難道不是可怕之處?”
祖澤潤撇嘴道:“哪有那麼容易?我看這些兵就是精銳,特意派出來撐場面,嚇唬人的。東江軍象這樣的精銳,肯定不多。”
如果不多,這幾年能夠接連取得勝利?能跨海遠征,在遵化將皇太極率領的精銳打得近乎全軍覆沒?
眼瞅著前面便是囤糧城,何可綱心中腹誹,但也沒和祖澤潤較真。
進了囤糧城,來到城中軍營議事廳,眾人終於見到了威名在外的郭大靖。
人的名、樹的影,盛名之下無虛士,何可綱等人趕忙上前參見,不敢失禮。
郭大靖起身接見,臉色和熙,也沒有倨傲之色,一一與眾將認識。
除了知道些何可綱的歷史資料外,郭大靖對於這些遼鎮將領,都是透過軍情部的彙報,有些瞭解。
對於祖大壽沒來,郭大靖並不意外,這個惜命的傢伙,肯定不敢輕易涉險。
“祖帥坐鎮寧遠,未敢擅離,還望郭帥多多海涵。”何可綱落座之後,先把祖大壽未至的理由說了出來。
郭大靖微微頜首,說道:“郭某此來,一是接收覺華水師,二是有要事相商。既然祖帥未來,便請諸位回去給祖帥帶話。”
何可綱拱手道:“接到兵部行文,祖帥便讓覺華水師加緊準備,儘快前往旅順報到。可瑣事繁雜,耽誤了時間,讓郭帥辛苦一回,實在是抱歉得很。”
郭大靖呵呵一笑,說道:“接收覺華水師的工作還算順利,此事便勿須再提,郭某也無見責之意。”
揪住此事沒有什麼意義,反正已經控制了覺華水師。郭大靖此行,主要是為下一步的行動進行鋪墊和準備。
何可綱作為遼鎮副將,官職最高,不管是試探,還是談判,自然以他為主。
把理虧的兩件事情解釋清楚,何可綱便開口說道:“東江軍發展壯大的速度令人驚歎,與建虜的對抗中已經佔據優勢,不知接下來如何行動?如有需要遼鎮配合的地方,遼鎮將士必然全力以赴。”
郭大靖微微一笑,也不藏著掖著,更不用委婉,開門見山地說道:“平遼已經看見曙光,正須精誠合作,儘快完成大業,以解君父之憂。”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郭大靖掃視著眾將,緩緩說道:“毛帥已上奏朝廷,平遼以三年為期,請調遼鎮將士前往蓋州助戰。”
三年平遼?!
包括何可綱在內的眾將都現出震驚之色,互相目視,消化著這個相當勁爆的訊息。
朝廷得到毛文龍的保證,應該是全力支援,包括調動遼鎮人馬。
何可綱沉吟著,有些無奈,不得不站在遼鎮的立場,開口問道:“寧遠作為關門的唯一屏障,毛帥建議朝廷要棄守嗎?”
“棄守倒不至於。”郭大靖笑了笑,說道:“只是建虜已被壓制,不太可能長途來攻,且並無利益可得。寧遠堅城,又有紅夷大炮相助,實是不需數萬人馬駐守。”
祖澤潤耐不住性子,開口問道:“建虜未必不會前來攻打寧遠,拔除關門屏障。為以防萬一,必須要重兵防守。”
郭大靖看了看祖澤潤,說道:“遼鎮需三萬多人馬防守寧遠,東江軍只需一萬。毛帥的奏疏中,已經向朝廷提議,遼鎮若無信心,可由東江軍接手寧遠。”
聲音變得低沉而有壓迫感,郭大靖又繼續說道:“寧遠駐軍的糧餉限定為萬人,這是朝廷肯定會接受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