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談判開始(第2/3頁)
章節報錯
姚民賢澹澹一笑,說道:“祖將軍有所不知,東江水師共有大小戰船數百艘,這幾十艘只是停駐於三岔河口的分艦隊,談不上傾巢而出。”
“而且,還有近百艘中小型戰船還在三岔河、遼河遊弋勘測,準備在大反攻時,沿河直取遼沉。”
何可綱暗自咧嘴,有些不悅地看了祖澤潤一眼,緩緩說道:“東江水師冠於黃渤海,某早有耳聞。如今親眼所見,名不虛傳啊!”
姚民賢向何可綱拱了拱手,說道:“何副帥所言不虛,東江水師近年來擴充極快,不僅自己打造戰船,還從西夷那邊購買了數艘遠海鉅艦,每船可載紅夷大炮二十門。”
二十門紅夷大炮啊,差不是寧遠城的全部了。而這,才是人家一艘戰船上所裝載的。
差距呀!何可綱連連點頭,卻再無話可說。
袁崇煥真是可笑呀,還妄想著打壓封鎖,迫使毛文龍屈服。可看人家這實力,根本沒耽誤。
這樣看來,袁崇煥是既可笑又愚蠢。想要實現五年平遼的牛逼,只有靠東江鎮,卻把東江鎮看成了敵人,你說他是不是瞎,是不是蠢?
“那艘鉅艦就是購自西夷。”姚民賢伸手一指,不掩驕傲和炫耀地介紹道:“東江水師共有四艘,分別是毛帥、郭帥和張將軍的旗艦。”
鉅艦停在深海,可遠遠望去,依然能感覺到那巨大船體帶來的震撼。聽到姚民賢的介紹,眾人知曉其上有二十門紅夷大炮,更是瞠目驚訝。
因為北方海域更加適合吃水淺的船隻航行,比如沙船。這般高大的遠洋戰船,確實是何可綱等人平生未見的。
何可綱沉吟了一下,疑惑地問道:“建虜已退縮至大陸深處,對海島已無威脅,東江鎮因何還購置如此巨船,添置眾多火炮?”
姚民賢嘿然笑著搖頭,說道:“郭帥的深謀遠慮,豈是末將能猜到的?但肯定有用,這是勿庸置疑的。”
“郭帥年輕有為,軍功之盛,應該算得上是東江第一,嗯,大明第一也不為過吧?”祖澤潤似在稱讚,但卻隱藏著挑拔之意。
在東江鎮,毛文龍還是老大,把郭大靖捧為第一人,其意並不難被人識破。
姚民賢頗有深意地看了祖澤潤一眼,並沒有反駁,但卻記住了此人。
在東江鎮,毛文龍力挺郭大靖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至於什麼第一人、第二人,其實並不重要。
但誰也不想這麼說,儘管郭大靖在近幾年的突出功績,確實超越了毛文龍。
何可綱垂下眼簾,對祖澤潤這套把戲十分鄙夷。
毛文龍既然全力扶持郭大靖,自然是為後路在作準備,祖大壽、何可綱等人都知道其深意所在。
所以,這般挑拔無濟無事,更象是小丑在表演。可見祖澤潤之愚蠢,連何可綱都覺得眼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心不一,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祖大壽為家族所累,不僅要顧及到自己,還有那些軍中的親屬族人。但何可綱等人則不同,利益與遼鎮捆綁得並不緊密。
俗話:良禽擇木而棲。遼鎮已經為朝廷所猜忌,壓制裁撤之心昭然若揭,遼鎮將領難免會有各自的想法,要為自己留後路。
有本事、有能耐的,覺得投靠東江鎮也不錯。說不定能在平遼大戰中建功立業,與現在的地位相比,更上一層。
膽小無能的,也不甘心跟著遼鎮一起完蛋。投靠建虜和東江鎮兩相權衡,似乎後者更好一些。
如果東江鎮的條件合適,就算是變成老百姓,好歹保住了身家性命,耕種經營,養家湖口,再圖興起也不錯嘛。
大難臨頭各自飛,在朝廷和東江鎮的雙重壓力下,遼鎮內部的人心已經不穩。郭大靖料到如此,親來恩威並施,時機不可謂不好。
船隻靠岸,曾經是遼鎮的覺華島,現在已經為東江軍所佔領,令遼鎮眾將感慨萬千。
但他們無話可說,東江軍有大義名分在,奉旨行事。深究起來,遼鎮的敷衍拖延,還是要受到責罰的。
郭大靖已經收到了通報,在覺華島囤糧城等候眾人。作為總兵,他的官職最高,也不想做出假惺惺的樣子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