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全面準備和政治攻勢(第2/3頁)
章節報錯
「末將遵令。」李維鸞躬身應喏,心中大喜。
郭大靖微微一笑,再次注目於演練的戰場,彷彿看到了東江軍以排山倒海之勢,衝鋒陷陣、浴血廝殺,將建虜竊據的遼東土地全部奪回。
………………
建虜在遼東慘敗的訊息,已經遮掩不住。即便是進行了粉飾,可近三萬人馬的損失,已經動搖了建虜統治的根基。
郭大靖此前發動的宣傳攻勢,也因為形勢的變化,越來越顯示著威力。
但他卻並不滿足,請示毛文龍後,再次命令諜報部門把新政策,在後金內部宣揚開來。
原來的一顆建虜人頭從五十兩降為三十兩,象葉赫、輝發、哈達等女真各部,雖然與建州女真劃分開來,並給予寬恕,但卻增加了條件。
投降、反正能夠得到的待遇不同,沒有戴罪立功表現的,將與建虜無異,不會得到寬恕。
同樣,這些政策也適用於投靠建虜的蒙古諸部。不要想著不出力,等建虜敗亡後,再轉身投靠東江軍。
何況,葉赫等女真各部,以及蒙古諸部,現在還充當著建虜的幫兇。等到戰敗便想投降了事,哪有那麼便宜的美事?
訊息在後金統治區,以及蒙古諸部逐漸散播,起到的作用已與以前不同。
俗話說:樹倒猢猻散。樹好好的,都沒有逃散的想法。可樹已腐敗,眼看要倒,誰不想給自己謀條後路?
不管那幫傢伙能不能、敢不敢行動,後金內部的猜疑是肯定會產生的,這就是人性,難以避免。
最有意思的是虎墩兔,得知建虜再遭慘敗後,又開始蠢蠢欲動,作返回察哈爾故地的準備。
不過,這傢伙判斷得也挺準,跑路速度也夠快。在他看來,建虜很難再抽出人馬來遠征察哈爾。即便真的來攻打,他也能兩腳抹油。
如果建虜敗亡,虎墩兔就要對那些背叛的蒙古諸部展開無情的打擊。其中,科爾沁部應該是他恨之入骨的首要目標。
顯然,林丹汗的行動,勢必會造成投靠建虜的蒙古諸部的驚惶。建虜的頹勢,也逼得他們要尋找下一個強者來歸附。
「虎墩兔要東返,對咱們的平遼甚為有利。」郭大靖在得知最新的情報後,冷笑著做出了判斷,「建虜恐怕沒有力量來顧及蒙古諸部,他們就要加速另尋靠山了。」
如果蒙古諸部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不等到建虜敗亡不出手,那察哈爾部的東返就是一個催化劑,讓他們不能再等下去了。
而想要投靠東江軍,就要聽從號令,象對建虜的恭順那樣。雖然東江軍的實力已經足夠平遼,可增加一份力量,總是好的。
「又要平遼,又要照顧蒙古諸部,恐怕會牽扯我軍的精力。」劉興祚對此卻持不同的意見,「難道要增加寧遠駐軍,和察哈爾部作戰?」
郭大靖擺了擺手,說道:「不,不。在平遼之前,我軍儘量不多樹敵人。對於投靠,本帥要重新定義,可不是象建虜和蒙古諸部的那種關係。」
劉興祚眨巴著眼睛,猜測著說道:「難道是要歸
化?」
郭大靖笑了笑,不置可否,緩緩說道:「章程還沒制定出來,但肯定與以前的不同。何況,虎墩兔要打擊的,也是遼東以北的蒙古諸部,咱們暫時管不著。」
遼東以北,也就是科爾沁大草原了。林丹汗不可能捨近求遠,衝進錦州和廣寧地區。
科爾沁部可是後金的鐵桿盟友,就算現在反悔,想投靠東江鎮,隔著後金統治區,他們也沒那個膽子。
歸化自然比鬆散的歸附和投靠要更好一些,儘管這可能需要東江鎮付出更多的資源,照顧得更好一些。
但付出代價就會有回報,進軍漠南漠北廣闊無邊的大草原,光憑東江軍,恐怕是不夠的。
劉興祚眨巴著眼睛,知道郭大靖可能已經有了策略,只是還有待完善,才不輕易說出。
「反正,不影響平遼就成。」劉興祚也不想深究,說道:「當務之急是儘快把寧遠的人馬調過來,補充進各部。否則,飛騎想從各協調人,阻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