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東江軍現在的地盤和人口而言,政務人員也是不多的。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收繳賦稅、安置移民、普及政策等等,以及處理民間的一些小糾紛。

從這方面來看,在政務管理上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比如刑事方面,就是需要大力完善的。

但這需要專業人才,至少得懂法律,也只能從長計議,慢慢加以培養,或從外引進。

好在地方初定,百姓忙著安家落戶,忙著耕種作工,民風也還算淳樸,有民兵幫著維持治安,社會秩序還比較穩定。

為了儘快地培養出政務人員,以便在平遼之後足夠使用,並儘可能地把持住政務,官府制定出比較寬鬆的政策,使得更多人能夠進入政務系統。

有些政務需要比較高的文化知識,有些則不需那麼嚴格,也是能夠透過不斷的實踐掌握,並且熟練的。

比如村務管理,將逐漸由官府招收的政務人員接手,從而改變傳統的皇權不下鄉的管理模式。

象小琴有了小學文憑,就能夠成為最初級的政務人員,不再是雜役,算是脫胎換骨的改變。

陳文繡看了一眼不遠處還在給人打飯的小琴,也由衷地替她感到高興,笑著說道:“希望她能開心起來,早點把好訊息告訴她吧!”

前些日子,楊大滿帶著妻兒來到鎮府,辦理了軍屬優待等相關事宜,併成功地換到了一處大院落。

安裝最新版。】

碰巧的是,楊大滿又遇到了小琴。雖然已經很長時間沒見,但小琴卻還沒有忘記。眼見楊大滿與家人團聚,為他高興之餘,卻也感到了失落和惆悵。

吳晴嘆了口氣,說道:“這丫頭,真是涉事未深。這下沒了念想,也挺好。有合適的幫她留意著,早點有個家,也就安心了。”

經歷過一次苦痛的婚姻,吳晴似乎看透了什麼,一點也不想再找男人,再被家庭所累。

這或許只是短時間內的心態,也或許是還沒有遇到能讓她改變心思的男人。

陳文繡雖然拋頭露面地出來工作,可也是生活所迫,為了養活自己和女兒。她不想草率再嫁,卻和吳晴不一樣,腦袋裡還是那種封建的傳統思想。

但兩個過來的女人,對於小琴的將來卻是非常關心的,都希望她儘快嫁人,有個完整的家庭,好好地過日子。

畢竟,小琴已經到了嫁人的年紀,甚至算得上是那個時代的晚婚了。

“不知道她怎麼想的,是不是願意去過平常的日子。”陳文繡放下了飯碗,不太確定地說道:“興許還想找個軍人?”

吳晴眨巴著大眼睛,想了想,說道:“要嫁軍人的話,我覺得再等兩三年也行。那個時候,遼東應該平定了。沒有仗打,也不會讓人擔心惦記了。”

三年平遼!這很快就將成為官府的宣傳口號,為的就是團結全體軍民,集中所有的力量,展開對建虜的決戰。

大量移民不斷湧入,負擔遼鎮官兵的糧餉,對東江鎮也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官倉儲量不斷減少,也引起了官府的注意。

根據估算,如果按照這樣的消耗速度,明年官倉可能就支撐不到秋收。

當然,鬧饑荒是不太可能的。東江鎮首先可以從外購糧,而老百姓手中也還有大量的存糧。

東江鎮的賦稅在大明來說,是比較低的。再加上種植了高產早熟的作物,老百姓手中的餘糧很多。

為了彌補官倉的不足,以保證能供養軍民,陳繼盛所主持的官府已經決定,大量收購百姓的餘糧。

但老百姓對於災荒的擔心,還是存在的。交完賦稅的話,只是賣出一少部分,購買其它的家用,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儲存起來。

誰知道明年年景怎樣,家裡沒有足夠的存糧,總會覺得不太安心。

為了能順利地收購到大量的糧食,就必須利用宣傳,讓老百姓賣糧出力,為早日平遼作出貢獻。

當然,在內部收購,付出的是軍票;從外購買,卻要花真金白銀。官府出於這樣的考量,也是正常。

其實,對於糧食物資的缺乏,雖然有所考慮,陳繼盛卻還不是很擔心的。

朝廷發放的遼餉,東江鎮商貿的贏利,都可以作為外購的資金。甚至於,還有郭大靖自己賺的鉅額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