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年平遼的眾所期盼(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能自己解決的問題,陳繼盛不想牽扯太大,倒顯得自己沒有本事似的。
陳文繡覺得吳晴說得挺有道理,軍人確實在東江鎮很受歡迎,可也是冒著生命危險。
儘管傷殘有養,陣亡有恤,但心理和感情上的傷害,又豈是能夠輕易彌補修復的?
“我問問她,有沒有時間一起逛大集。”陳文繡也想找個伴兒,小琴要是有意,一起出去逛大集,珍兒也和小琴很親近,確實是很不錯的事情。
吳晴也想讓小琴出去散散心,笑著表示贊成。
吃過飯,陳文繡便和小琴說了逛大集的事情,珍兒也旁邊撒嬌央求,小琴便答應幹完活兒,便和她們一起出去。
雖然心理上有些挫敗,但小琴和其他移民一樣,比如更晚來的陳文繡一樣,對於現在的生活還是很滿意的。
相比於內地,這裡的生活是比較簡單的,活著不累。
這恐怕是東江鎮軍民的普遍心理,只要不懶,肯賣力氣,養家湖口就不成問題。
…………………
內部穩定,才能夠讓軍隊安心作戰,並提供不斷發展壯大的動力。
三年平遼已經不是什麼秘密,終於確定的目標,讓軍民們看到了沒有戰亂、安定生活的希望,也讓軍隊有了奮進的目標。
十幾年的戰爭,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顛沛流離,多少親人流散。曙光已經出現,誰不期望能夠如期完成?
“生產進度還是不錯的,但還有潛力可挖。”郭大靖在蓋州召見了兵工廠派來的人員,聽取了他們的彙報,並開口勉強稱讚。
趙青山等人恭敬地聽著,能為三年平遼貢獻力量,應該是他們值得驕傲自豪的。
迫擊炮、火箭是生產數量最多的,野戰炮也有,但卻只佔用了不多的人力物力。
火槍的生產製造比較穩定,從葡人那邊購買也沒有停止,完全能夠保證軍隊的擴充,以及將要對遼鎮官兵的裝備。
郭大靖又繼續安排道:“工匠又增加了不少,全部轉向彈藥的生產。大戰一起,消耗的數量是相當巨大的。”
東江軍的戰術打法已經基本確定,火力優勢不僅要保持,還要更強,對建虜造成碾壓般的打擊。
三年平遼雖然是令人振奮的目標和口號,但郭大靖還是有提前完成的決心和信心。
期限是從明年開始算的,如果一切順遂,郭大靖希望在明年就展開一次決定性的作戰。
而在遼東作戰,是有時間視窗的。
要想充分發揮水師的作用,就要避開河流的封凍期。要使火器儘量能夠正常使用,多雨季節就不適合。同樣,保障後勤補給,也要考慮到多雨泥濘的影響。
所以,選擇大戰的時間,通常就只能在秋季開始,隆冬結束,大概也只有兩三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
但郭大靖卻不是全部依靠水師,也不畏懼冬季作戰,完全可以將作戰的時間強行延長到半年。
河流不封凍就行船,封凍就用爬犁雪橇,誰說冬季更適合建虜作戰,他就是要打破這個觀念。
而今年冬季,就要開展大練兵,使軍隊更加適應冬季作戰,併為此準備冬季作戰的裝備器械。
“郭帥,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原材料不足。”趙青山與郭大靖的關係最近,說話也不用畏縮,不必藏著掖著,“難以保證生產製造的數量。”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在書信中,某已經知道這個情況,並開始著手解決。你們的任務就是要靈活調配用工,不使生產陷入停頓。”
硝磺、鐵料、銅料,是兵工廠所需要的三大原材料。
土硝的蒐集熬製,在遼南已經進行了兩年,卓有成效。再加上從倭國購進,朝廷的調拔,基本上能夠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