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全力備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卑沙山城。
四十多門迫擊炮,大量的彈藥,一千枝輕火槍,剛剛運抵,是隨著郭大靖一起到來的。
“末將見過將軍。”劉興治帶著眾將施禮已畢,便引著郭大靖進入山城。
“火槍的裝備率達到六成,在全東江鎮也是最高的。”郭大靖邊走邊說道:“再加上近百門大小火炮, 五千多人馬守衛山城,應該有把握吧?”
“大人放心,末將及守城將士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劉興治趕忙保證道:“不敢說是固若金湯,但抵擋數萬建虜卻是有信心的。”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卑沙山城的五千將士,再加上數百炮兵,依靠有利的地形地勢,以及堅固的工事, 完全能夠抵擋三四倍, 甚至四五倍的敵人。
關鍵是敵人即便有兵力優勢,在攻打山城的時候也施展不開。
而有了射程達三里的迫擊炮,又有居高臨下的優勢,炮火能夠覆蓋山下的大路,以及周邊很大的範圍。
郭大靖對於卑沙山城的駐守部隊,也採取了傾斜的供應。同樣是一個營,火槍的裝備率要高出兩三成。
三千餘枝輕重火槍,足以把進攻的建虜打得死傷慘重。
郭大靖點了點頭,微露笑意,說道:“建虜也正在加緊準備,但我估計在冬季發動的可能性最大。冬季作戰,建虜自以為更加合適,我軍也要做些應季的防禦準備。”
“末將明白。”劉興治隨著郭大靖走上城頭,伸手指點著說道:“在山坡上潑水結冰,或在城牆上凝冰加固,都是冬季可行的防禦手段。末將會作好計劃, 請將軍審閱指正。”
“只聽這兩個戰術,某便可以放心了。”郭大靖笑著稱讚了一句,舉起望遠鏡四下瞭望。
不斷地修築完善,卑沙山城比數月前更見堅固,山坡上的大樹已被砍掉,卻又栽了很多一尺來高的尖木樁。
這樣一來,攻打山城的敵人無所隱藏和掩護,既要爬山又要避開障礙,增加了更大的困難。
如果是冬天的話,有冰有雪,還有障礙,令人一望便生出灰心喪氣之意。
所以,在郭大靖和劉興治看來,建虜可能會進行一次攻打,遭到挫敗後多半會選擇留兵看守,大軍繼續向南關防線進發。
這有點象寧錦之戰,錦州打不下,就越過去打寧遠。反正這兩座城的守軍,都不敢出城作戰,建虜有進退的自由。
但卑沙山城卻不一樣,不僅設計規劃了數條襲擾敵人的秘密路線,又增置了能轟擊山下大路的迫擊炮。
“我認為,火炮最好不要零打碎敲。”郭大靖放下望遠鏡,指著山下的大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待建虜在南關防線被挫敗,撤退的時候,再向其猛烈開火。”
劉興治想了一下,說道:“末將以為,建虜想要繞過卑沙山城,向南關防線開進的時候,也可以開炮轟擊。”
看到郭大靖投來目光,劉興治拱了拱手,笑著說道:“將軍好意,末將心領。但卑沙山城的全體將士,都期待著與建虜大戰一場,殺得他們屍橫遍野。”
同樣是轟炸建虜猥集於大路的行進佇列,但前後有別。
建虜未攻南關防線前,卑沙山城的打擊很可能使建虜轉移注意力,先猛攻卑沙山城。
若是建虜開始敗退,在士氣低落之時,恐怕就很難再有決心攻打山城,繼續付出傷亡。
郭大靖笑了起來,輕輕拍了拍劉興治的胳臂,說道:“你是守將,如何指揮是你的權力。但我想提醒你的是,南關防線的火力更加兇悍犀利,不讓建虜見識見識,實在是可惜了。”
劉興治眨巴眨巴眼睛,躬身道:“末將明白了。”
“一戰就打得建虜膽寒,使其喪失攻堅的戰意和信心。”郭大靖把目光投向北方,朗聲道:“按照計劃,重創來犯建虜後,明年開春,我軍將挺進復州,甚至是蓋州,奪取更多的土地,佔領更大的地盤。”
土地就意識著財富,是東江鎮發展壯大的源動力。這一點,在今年收復金州後,已經顯露無疑。
儘管秋收還要過上近一個月才會完全結束,具體的資料還有待統計。但只是土豆和黑麥的產量,已經能夠支撐現在東江鎮軍民大半年的食用。
再加上玉米和其它作物的收穫,東江鎮軍民已經有了一年的吃食。
也就是說,只是一個金州,藉助於高產早熟作物,已經達到了自力更生。
儘管這只是吃的方面,其它的器械物資還是無法擺脫對外的依賴。但這個巨大的進展,無疑使金州成為了東江鎮生存和發展的最重要的保障。
東江鎮,或者說是毛文龍,當然不會滿足於此,還將大量收攏遼人,增加人口數量,提高軍事和生產的能力。
人多了,消耗也多,當然不是大半個金州能夠滿足的。繼續收復失土,向土地要收益,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同時,毛文龍等高層也應該看到。土地對於東江鎮軍民的激勵作用有多大,它的價值,更能使傷有養、死有恤得到貫徹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