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吞併遼鎮之始(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果只強調災害的影響,那孫傳庭是如何透過“清屯充餉”,獲得幾十萬銀子,幾十萬石米豆的。
減輕賦稅,再賑濟些米糧,讓老百姓有耕種的慾望,生活的信心,而不是棄地逃荒。
崇禎不可憫,卻是苦了成千上萬的百姓。郭大靖無聲地嘆了口氣,抬頭注視著疾馳而來的哨探。
…………………
山林密佈,卻有數千的人馬行進其中,逶迤如長龍。
馮西建停下腳步,立於山巔,舉起望遠鏡,瞭望著遠方。
特戰營三千人馬,從寬甸出發,已經沿著遼東邊牆,深入到距離鴉鶻關不足五十里的鹼場堡附近。
建虜在鴉鶻關駐有三千人馬,南面的一堵牆堡、鹼場堡、孤山堡、璦陽堡則只有少量兵力,負責預警。
但特戰營並沒有一個堡一個堡地打下來,而是採取秘密潛入的方式,偷偷地接近了鴉鶻關。
遼陽、本溪、松樹口、葦子谷、鴉鶻關、赫圖阿拉,這是一條從西到東的直線。
前哨防禦則主要是在本溪南面,戰線中部中突出的連山關,建虜力爭維持這一條戰線不受敵,以衛護遼陽的側翼安全。
而鴉鶻關作為防禦支撐點,直面寬甸地區,還起到了保護赫圖阿拉的作用。
郭大靖估算得清楚,如果摧毀赫圖阿拉後,再原路撤退,將會面臨不少困難,花費的時間也會很長。
可要是攻破鴉鶻關再南下,回到寬甸地區的話,就很快捷方便。特戰營潛近鴉鶻關,便是起到夾擊和接應的作用。
遼南、遼東,聯合的行動,從朝鮮借調的三千火槍兵入駐鳳城,與一千特戰營合兵,向連山關外圍的青臺峪堡、通遠堡、草河堡、酒馬吉堡進行襲擾。
建虜不是處處分兵把守嗎,那就處處聞警,草木皆兵吧!
“將軍,我部行進的速度是否要放慢一些?”韓仲趕來請示,“按照這個速度,我軍要比預期時間的提前很多到達指定地點。”
馮西建沉吟了一下,說道:“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就地休整一天。”
“是!”韓仲躬身領命,轉身而去。
特戰營的潛伏行進在東江軍中是最厲害的,準備也充分得很,攜帶著很多木炭,燒煮食物不會有煙霧散出。
而時間更是關鍵,接近早了容易被發現,遲了則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這些都是郭大靖等人進行過反覆估算推演得出的資料,與實際相差也不會很多。
對於攻克鴉鶻關,以及赫圖阿拉,郭大靖也有著很大的信心。
隨軍攜帶的大量火箭,以及野戰炮,還不是他的全部底牌,空間內的彈藥物資,則足夠大軍在敵後再堅持作戰十天半月的時間。
命令很快下達,部隊停下行進的腳步,在山谷、窪地、溪邊安營休息。
這一大片荒僻地方,特戰營自從在寬甸駐防後,便多次派人偵察過,還開闢了一些山林小道,並建起了數個密營,儲存了部分物資。
在郭大靖還在廣鹿島的時候,他就曾有過建立敵後根據地的想法,並制定了相應的計劃。
可形勢的變化,使得他作出了戰略上的改變。但這套敵後根據地的運作方法,卻都傳授給了特戰營,並命令他們逐步實施。
而特戰營從最初活動的寬甸山林,再到鎮江,又不斷地向鳳城地區襲擾滲透,終於有了比較穩固的根據地。
與東江軍其他部隊的戰術打法不同,特戰營最擅長的便是滲透、潛伏、襲擾,單兵或小隊的作戰技能更加高超。
到現在,所有的前期準備,都收到了回報,遼東也越來越成為斜刺向建虜側腹的一把鋒利的尖刀。
與遼南的根據地不同,遼東這邊沒有安置百姓,特戰營也耕種些土地,卻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