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新環境,新體驗(中秋節安康)(第3/3頁)
章節報錯
老百姓使用調料的不多,那可都是從外購進的,價格較高。辣椒則不同,自種自收,添到菜裡,味道更好,更有食慾。
這個季節,看老百姓家的房屋外面掛著的玉米棒子和一串串紅辣椒,便能知道些端倪。
“珍兒,你要不要嚐嚐?”吳晴看起來很喜歡小丫頭,笑著又遞過去個饅頭,開口問道。
李珍兒猶豫著,她想吃,但還是徵詢地望向了母親。
陳文繡也放開了不少,挾了塊辣白菜,給女兒撕下一小塊。
李珍兒吃在嘴裡,並沒有過激的反應,反而露出小豁牙笑道:“挺好吃的。”
“不怕辣的小丫頭,長大肯定有出息。”同桌吃飯的工作人員笑著調侃道:“吳晴,認個乾女兒得了。”
吳晴看著李珍兒,有些意動,但卻沒開口,笑了笑,低頭繼續吃飯。
拋頭露面,還和男人如此大膽地說話調侃,陳文繡不是很適應,可也覺得是種很有意思的體驗。
更重要的是,她以後將坐在那裡,得到災民們的敬畏,甚至稱呼她為大人。
“從上面發下來的指示看,安置災民將是長期的工作。”一箇中年的工作人員放慢了吃飯的速度,不大的眼睛緩緩眨著,說道:“內地怎麼會這麼亂?朝廷的賑濟安撫呢?”
吳晴的秀眉挑了挑,說道:“甘陝已經數年顆粒無收,民亂四起。現在已經蔓延至山西,如此大範圍的災害,朝廷想賑濟,也是有心無力。”
說著,她轉向陳文繡,問道:“山西怎麼樣,官府還能控制局勢嗎?”
陳文繡苦笑了一下,說道:“山西今年也遭了旱災,亂賊又從陝西殺入晉西,鬧得很厲害。”
說到亂賊,陳文繡的臉上閃過恐懼之色,馬上又垂下頭掩飾了過去。
吳晴看在眼裡,馬上就不再詢問,說道:“不光是山西,今年京畿地區的收成也不好,山東又發大水。如果不是建虜還未滅,災民湧入的數量會更加驚人。”
“建虜也不好過,估計撐不了多長時間了。”吳興振端著飯菜加入進來,微笑著說道:“遵化一戰,可把他們打慘了。災民湧入,人口增加,軍隊再擴充,平遼應該很快了。”
眾人紛紛附和,說到建虜的時候都沒有了緊張,很放鬆的情緒。
自從南關大戰之後,建虜似乎已經沒有了進攻遼南的實力。倒是東江軍,不斷高歌勐進,已從金州一地,變成了現在三州之地。
遵化大捷,皇太極授首,更是讓東江鎮軍民歡欣鼓舞,認為建虜氣數已盡,在毛帥和郭帥的領導下,平遼指日可待。
提到遵化,吳晴不由自主地露出笑意,她可算得上是親歷者,還見過郭帥,並與他有過交談。
雖然說出來很可能會讓人刮目相看,會極羨慕地不斷詢問,可吳晴卻並不想因此而被纏住。
“軍隊好象在調動,應該是要打仗了。”有人作著猜測,說道:“這麼多災民湧入,需要更多的土地安置。遼南三州已經收復,只剩下一個海州。”
“打到海州,與遼陽之間可就沒有大的城池了。說不定要一氣打下遼沉,完成平遼大業。”
“應該不會這麼快吧,兵力好象還不夠充足。”
吳興振乾咳了一聲,板起臉說道:“軍隊上的事情,不要妄自議論猜測。大家還是要多加註意,不要違犯了保密規定。”
“吳大人說得是,是我們一時起了談興,險此犯了錯誤。”年輕的工作人員趕忙認錯。
吳興振臉色稍霽,說道:“趕緊吃飯,飯後休息一會兒便開始工作,儘快完成,儘快返回,天黑前爭取回到鎮府。”
眾人應著,停止了閒聊議論,加快了進食的速度。
吳晴已經吃飽,卻沒有馬上放下快子,她在等著陳文繡母女,心裡卻也在對軍隊的行動作著猜測。
一年打上一兩仗差不多是東江軍已經形成的慣例,秋收過了大半,似乎正是適合發動的時期。
結合大批移民的湧入,以及這幾年一直在遼南的拓展,猜測目標是海州的幾乎是全部。
沒人會想到海州只是羊攻的物件,真正的襲攻卻是在遼東,在建虜的所謂龍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