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商議了片刻,分工明確後,郭大靖才起身告辭。

………………

船隻靠上了碼頭,遼民在隨船士兵的指揮下,踩著跳板,登上了令人安心的陸地。

儘管在皮島和旅順經過了兩次中轉,有數天的休息恢復,但長時間的忍飢挨餓,使這些遼民的身體還是顯得孱弱。

拼死逃出建虜統治區,也耗盡了他們的體力和精神。一旦放鬆下來,就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重新振作起來的。

這裡是普蘭店灣,隔開了復州和金州的各一部分。新來的遼民,被安排在普蘭店灣以北的復州境內。

這裡雖然不是金州的穩固區,但前有欒古關扼守,西有中島、西中島、長生島,北有沙河灌溉,卻也算是很安全很宜居的地方。

因為人力有限,這片土地沒有在春耕搶種的範圍內。隨著移民的增加,官府才在一個月前派出軍隊,保護數千移民前來此地開墾耕種、建房定居。

為此,軍隊還在永寧監城、羊倌堡、盤古堡駐紮少量人馬,以提供預警和盡力的保護。

也就是說,東江軍在事實上已經推進到復州,隔著普蘭店灣,與金州的邊界拉平。

因為誤了春耕,在這一大片地區,種植的都是生長期短、不挑種植時間的作物。比如花生、蘿蔔、白菜、苜蓿等等。

依靠前協官兵和早到移民的辛苦勞作,已經開墾耕種了二三十萬畝的土地。按照軍退民進的原則,這些已經種好的田地,將分給不斷湧來的遼民。

陳老實拉著妻子恭謹地站在隊伍中,已經少了惶恐,但還心中忐忑,不知道給他們的最後安排。

“復州灣的。”有官員大聲喊著,“來沒來?”

“來了,來了。”一箇中年漢子小跑過來,陪著笑臉。

官員看了中年漢子一眼,也沒說別的,開啟登記冊子,念著名字。

一戶一戶的人家走出來,包括陳老實在內,共是十戶,二三十人。

“這十戶就是你們復州灣的,領走吧!”官員對著中年漢子揮了下手,又叮囑道:“好生安置,要善待他們。”

中年漢子連聲稱是,說道:“官爺放心,以後都是鄉親了,哪能苛待他們?”

官員微露笑臉,點了點頭,又大聲叫道:“孫屯的,孫屯的過來。”

又有人答應著上前,自然是孫屯前來領人的。

中年漢子招呼著陳老實等人,走了不遠,便看到幾個男人圍著幾架板車在閒聊。

“走了,走了。”中年漢子的腰也挺直了,對著男人們叫道:“趕緊回去,別摸黑趕路。”

說完,他又轉身對著十戶人家說道:“體弱有病的,可以坐板車。二十多里路呢,不用不好意思,剛逃出來的沒有幾個身強體壯的。”

竟然還有車拉著走?這些九死一生的遼民都有些驚詫,也都不好意思坐車。

中年漢子嘿然一笑,伸手指點著,或是瘦弱的,或是年紀大,或是婦孺,都在他的安排下坐上板車。一行人走上大路,向著復州灣行去。

“車上有水,有吃食,想吃就去拿。”中年漢子在隊中走著,態度很是親和,說道:“不用害怕,也不用縮手縮腳,以後咱們就是鄉親,低頭不見抬頭見。”

“你們的房子都蓋好了,要用的傢什官上也都分到了村裡,再有缺的,慢慢補上。今年的活兒沒有多少了,多是官上要求的,修路、挖渠……”

中年漢子話挺多,說得也算有條理,顯然不是第一次來接本村安置的遼民了。

“對了,俺姓唐,叫唐牛,你們可以叫俺老唐。”唐牛咧開嘴笑著,到車上取了水喝,又交代道:“今兒也不多說,規矩有一些,也不難,等你們歇一歇再告訴你們。”

唐牛樣子粗豪,但說話辦事兒還挺象樣,讓忐忑的遼民感到些許輕鬆。

“唐哥。”一個拉車的男子開口問道:“今年天旱,挖渠引水能緩解一些,可要豐收,我看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