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牛說道:“咱們盡力幹好便是,老天爺不照應,有什麼辦法?就是吃蘿蔔白菜,也餓不死就是。”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建奴那邊鬧饑荒,聽說都有吃人肉的。可咱們逃到東江鎮這邊,不管是糧食,還是土豆,可沒缺過吧?”

“那是。”拉車男子用力點頭,說道:“只要挺過今年,明年春耕誤不了,咱們也能種糧食,種土豆。聽說土豆的產量可高啦,一畝地能收兩三千斤。”

陳老實去車上拿了幾個煮熟的土豆,還有兩根鹹蘿蔔條,分給妻子一半,塞進嘴裡吃著。

這已經是難得的美味,只有經歷過饑荒的,才知道飢餓的可怕。那種感覺,能令人瘋狂,喪失所有理智。

可惜,老母倒在了逃亡的路上。陳老實的嗓子發更,鼻子發酸,直想掉淚。

“俺們逃出來的早,現在那邊怎麼樣,真的有吃人的嗎?”唐牛轉頭看著陳老實。

陳老實猶豫了一下,沉重地點了點頭,等把嘴裡的食物嚥下,才又補充道:“一斗米漲到了七八兩銀子,誰買得起?”

唐牛和其他人一陣唏噓,又說起他們逃亡時,米價還沒這麼昂貴得可怕。

大路兩旁,隨處能看到耕種的田地,也能看到地裡忙碌的百姓。挖溝通渠,挑水澆田,正在不惜勞苦地抗擊乾旱。

好在遼南境內的河流較多,大大小小有兩百多條。

流程在一百至三百公里的有碧流河,流程三十公里以上的有大沙河、復州河、鞍子河、清水河、吊橋河、夾河、贊子河等。

為了抗擊乾旱,工坊還打造了很多水車,軍隊也出人興修水利。這些措施使得旱情的影響降到最低,減產歉收的程度在可接受的限度之內。

在官府的估算中,今年畝產可能要減三成或四成。但耕種田地總數的大幅增長,使得總產量還是很有希望超過去年。

一路行來,陳老實等人也瞭解了不少唐牛所說的規矩,以及在這裡生活的基本常識。

官府發的安家費,只夠三個月買糧吃飯。想要養家餬口,就要幹活兒。除了田地裡的,就是修路挖渠,或是靠個人的特長。

“給軍隊上作鞋、襪、被褥……”

幾個婦女的眼睛亮了起來,她們沒想到自己也能掙錢。縫縫補補、洗洗涮涮,當時的婦女幾乎沒有不會的。

“建窯燒磚,逐漸地翻蓋房屋,把土坯房換成磚瓦房……”

這項措施除了改善百姓的居住條件外,挖土後形成的大坑,還要灌水形成池塘,進行淡水養殖。

興修大規模的水庫不太現實,但每村有池塘,也能起到蓄水的作用。

遼民們心裡漸漸有底,只要不懶,男女都有活兒,就肯定餓不死。等到明年就好了,分到手裡的田地種上糧食……

終於看到了遠處的村落,唐牛等人有歸家的喜悅,遼民們也有著心中的期待。

說實話,他們除了身上的破舊衣服,幾乎是一無所有。只想著死中求活,誰會想到這邊會給他們一個新家,一個美好生活的希望呢?

“房子呢,都是一樣的,你們也不用挑揀。土坯房,兩大間一小間。院子呢,得你們自己圈起來,籬笆、木頭、石頭,用啥都行……”

“給你們三天休息的時間,然後就得下地幹活兒了。今年的規矩,秋收後官府和個人對半分……”

唐牛大聲說著,帶著眾人離開大路,走過三四百米的村路,進了村子。

村子裡人不多,都在田地裡忙活,只是偶爾看見幾個小孩子,或是好奇地看著這一行人,或是怕生地迅速跑遠。

唐牛把眾人領到村公所,那是村中心的一處大院落,有幾間土坯房,院子是用籬笆圍起的。

“這裡是村公所,有什麼事情可以上這裡來找我。”唐牛伸手指點著,說道:“你們也挺累的,現在就讓人領你們去新家,吃過飯就好好休息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