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急火燎的監軍太監(第1/3頁)
章節報錯
“方公公,各位大人,實在對不住,只能騰出一間大房。”驛站管理員很熱情,但也很無奈,陪著笑臉說道:“最近正往北金州遷徙百姓,每天都差不多住滿。”
沈宗貴狐假虎威地一瞪眼睛, 斥道:“我們能將就,可方公公必須單住一間。不管有什麼困難,你趕緊想辦法。讓老百姓擠一擠,再騰出間房來。”
方正化哼了一聲,說道:“沒看到老百姓都十幾個住一間,還要他們怎麼擠?”
接著, 他轉向管理員點了點頭, 說道:“我們就住一間,明早就走。準備些飯菜, 燒些熱水,其它的就不用麻煩你了。”
“謝公公體諒。”管理員躬身施禮,把幾個讓進房間,便出去忙活了。
方正化坐在炕上,燒得不暖也不涼,但對他們這些剛進來的人來說,卻是溫暖舒服的。
沈宗貴等人在屋內收拾了一下,給方正化留出炕頭的位置,他們幾個在炕尾擠一下,也能將就一晚。
方正化坐下之後便沉思不語,等到驛站的人送來熱水,沈宗貴給端上茶水,才稍有緩醒。
慢慢喝著茶水,方正化似是自言自語, 又象是對沈宗貴等人詢問道:“他們不會如此大膽,難道不知道這是向朝廷示威, 給朝廷難堪嗎?”
沈宗貴等人互相瞅了瞅,沒人敢輕易接話。畢竟,這也真是不好判斷真假。
蔣寶和嚥了口唾沫,試探著說道:“公公,他們應該是有理由,能夠向朝廷解釋的吧?建虜的人頭能換銀子,讓建虜人財兩空,還給朝廷省了一筆支出……”
沈宗貴瞪了蔣寶和一眼,斥道:“話不能這麼說。國有國法,立了規矩就能遵守。八千多首級,運到京師,朝廷揚眉吐氣,振奮民心士氣,豈是區區銀子能換來的?”
方正化深以為然,緩緩說道:“雖然朝廷對東江鎮有所虧待,可也是財政困難,不是刻意剋扣不發。”
停頓了一下,他有些氣憤地說道:“最主要的就是薊遼督師,把持著東江鎮的糧餉,卻一兩銀一粒米都不發。還在登萊禁海,形似封鎖東江鎮。”
沈宗貴就著這話頭附和道:“袁崇煥確有責任, 公公派人催討糧餉,也是一無所獲,一點面子也不給,讓公公在東江鎮難做。”
蔣寶和眨巴眨巴眼睛,說道:“毛文龍此舉,是不是針對袁大人,希望朝廷能出面施壓。”
方正化眯了下眼睛,思索半晌,不太確定的地說道:“很有可能。畢竟,登萊巡撫已罷,東江鎮的上司是薊遼督師。”
房門再被開啟,驛站的人送來了飯菜。不豐盛,但還是給加了兩個菜,算是對方公公等人的尊重。
要知道,驛站是不給老百姓做飯的,只提供糧食、鹽、鹹菜之類的。老百姓或是自帶乾糧,或是自己做飯。
對於遷徙的百姓,官府是按照家產或存糧,發放了軍票,由百姓們自己消費。等到了新住地,還會再補發一些常用傢什,基本上不用百姓再多掏錢。
因為保證了糧食的供應,百姓拿到軍票也心裡踏實,省得自家運輸困難。安下家後,儘可以把軍票再換成糧食。
有了方正化之前的訓斥,也都知道這位公公心緒不佳,眾人也不敢挑,坐下來老實地吃飯。
在這方面,方正化做得還是不錯,不比那些眼高手低卻頤指氣使的太監。為此,在東江眾將中的人緣還不錯。
為了東江鎮的糧餉,方正化也算盡了力。奈何朝廷和薊遼督師都不鬆口,一個扣著不發,一個還要毛文龍把以前多領的都吐出來。
所以,方正化看似很生氣,很憤怒,可也並沒有太多的底氣。缺錢,可能就這一個理由,就讓他很是無奈。
但受到傳統的忠君思想教育,方正化還是認為東江鎮再難,也不能向朝廷示威,讓皇爺生氣難堪。
在皇帝看來,恐怕更是如此。
給你,你要感恩戴德;不給你,也不能抱怨。所謂雷霆雨露皆是恩,下旨砍你的腦袋,你還得跪拜接旨謝恩呢!
簡單吃過晚飯,方正化沒有馬上休息,披上衣服,出了房間,站在簷下繼續思索著。
院中不時有百姓走過,灶房很大,是公用的。他們差不多都帶著乾糧和鹹菜,在灶上熱一熱,再做點湯湯水水,一頓飯也吃得挺好。
兩個小孩子咯咯笑著往屋裡跑,手裡捧著幾個烤熟的土豆,香味熱氣讓他們饞涎欲滴,發出歡喜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