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到大捷,知道東江軍又創造了單次戰鬥的斬首紀錄,可最後卻一具沒有,估計朝廷和袁崇煥都要大吃一驚,臉面無光了。

“估計方正化回到旅順,報捷奏疏也發出了,末將就準備把風聲放出去。”郭大靖壞笑著說道:“讓他著急忙慌地再跑回來。”

毛文龍看著郭大靖那壞樣兒, 翻了下眼睛,說道:“這麼折騰,你不擔心方正化向朝廷說你的壞話。”

郭大靖嘿然一笑,說道:“只是和建虜進行商談,袁崇煥幹得比咱們還出格呢!不借此機會給朝廷施壓,怎麼能多得錢財物資?”

毛文龍一哂, 說道:“本帥去大連避一避,留你和方公公打擂臺吧!”

“大帥放心便是。”郭大靖差點拍胸脯, 說道:“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太監,末將還鬥不過他?”

毛文龍呵呵一笑,有些感慨地說道:“本帥倒是很希望建虜能拿銀子買人頭,但皇太極多半不肯。”

如果皇太極開始有收買人心的想法,但冷靜考慮之後,就會猛醒,這是用自己的錢財幫助東江鎮發展壯大。

東江鎮的實力已經展現出來,皇太極再蠢,也不會幹這種資敵損己的事情。

當然,派人談判是肯定的,卻是心懷鬼胎,有別的陰謀。

郭大靖想給朝廷施加壓力,打臉袁督師,皇太極肯定也會藉此離間東江鎮與朝廷,或者說是和皇帝的關係。

爾虞我詐,都不是計較那點銀子,就是你想搞我, 我還想搞你呢!

既然皇太極不想讓東江鎮得到錢財, 繼續發展壯大, 那就準備承受謠言的打擊吧!

“諜報司那邊,本帥去交代。”毛文龍主動給郭大靖分擔了些工作,“等方正化滾蛋了,本帥再去金州衛城坐鎮。”

郭大靖還不忘提醒道:“對朝廷那邊,最好也放些風聲。不光讓皇帝和朝堂大佬聽到,老百姓也要知道咱們東江鎮的英勇,以及多方壓制的困難處境。”

毛文龍點了點頭,聊勝於無吧,老百姓知道了又有什麼用?民意嘛,不抵皇帝的一句話。

是呀,成千上萬,哪怕是全京城的老百姓都為東江鎮抱不平,也沒啥用。

但幾十萬、上百萬呢,自以為君臨天下、臣民億兆的崇禎是咋死的,不是被老百姓給造反逼死的?

郭大靖的思維與當時的人們,有著很大的不同。老百姓是他看重的,儘管現在看不出來他們的力量, 但爆發起來,就是誰也阻擋不了的洪流。

…………………

建虜徹底退了下去,東江軍也並沒有馬上大舉挺進, 只是派了兩營人馬趕到小黑山、石河驛,構築工事。

大規模的防禦體系的興建,還要等到春暖化凍。

但其他部隊也沒閒著,開進北金州,開始修建營房,並在規劃好的村屯修蓋房屋,為移民而來的百姓做好準備。

戰爭來時,陰雲密佈,成為壓在人們心頭的陰霾。戰爭去得也快,建虜不僅大敗而回,東江軍又收復了大片的土地,振奮了民心士氣。

在南金州,軍退民進已經是基本確定的訊息。

原來軍屯的田地,大部分都要分給老百姓耕種。而在北金州,部隊則會開墾耕種更多的田地。

只不過,軍屯的田地主要是面向軍屬,平常的百姓想要多種多收,就得遷到北金州安家。

東江鎮都是軍戶,雖然政策的推出,使他們越來越象良戶,但身份卻沒變。

這就有一個好處,官府的調派不必徵求他們的意願,可以按照田地和人口數量來合理分拔。

當然,建虜的再次大敗,給了老百姓很大的信心。他們願意相信,東江軍能夠守住地盤,保護他們的安全。

如同去年開春時的大忙碌,大路上時不時就能看到推著板車向北而行的百姓,以及官府的拉運物資的馬車大隊。

百姓們拖家帶口,帶著不多的家當,在春寒料峭中奔向新的家園。驛站是開放的,他們可以拿著發放的軍票購買糧食,自己做飯吃,並在驛站暫時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