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明日大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夜深了,建虜營寨內,大帳內燈火通明,皇太極正與眾將商議明日的進攻。
莽古爾泰、多爾袞、薩哈廉各率本部人馬,對南關防線展開進攻。但還有一個突破點,那就是蹈海繞襲。
“近海結冰有數里,且無壕溝, 只有類似於鹿砦拒馬的木樁阻隔,應該是薄弱之處。”皇太極說道:“本汗王將派正黃旗出動繞襲,爭取在此突破。”
掃視著眾將,皇太極繼續說道:“分路進攻,可使敵人兵力難以集中,也能看出哪路人馬進攻得力。”
攻打城池也是多面展開, 使守軍兵力分薄, 但也有重點進攻的區域。觀察了南關防線後, 眾將也看不出哪裡強,哪裡弱,差不多都是一樣。
既然如此,各路人馬進攻哪裡,也沒什麼可挑的。攻擊的進展,相比較之下,也一目瞭然。
當然,皇太極的意思誰都懂,就是想看誰賣力,誰敷衍。這樣處罰起來,也是師出有名,難以狡辯。
兩黃旗也沒閒著,蹈冰繞襲也未必就順利。誰要搶這個差使,萬一沒有進展,就更不好辯白了。
莽古爾泰不吭聲, 也沒表現出什麼不滿的意思,這有些出乎皇太極的預料。
多爾袞兄弟和薩哈廉倒是正常反應,躬身領命,沒有二話。
“既無異議, 便下去休息,明日猛攻南關。”皇太極露出笑容,擺手道:“此戰獲勝,本汗王會論功行賞,人口糧草不會少的。”
眾人起身,施禮之後,紛紛離去。
大帳內很快安靜下來,皇太極卻沒有馬上休息,思考著明日的大戰。
不知為什麼,他對攻打南關的信心比率軍啟程時,要降低了很多。
或許是敵人佈置的防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而看不出厲害之處,更加讓人心中猜疑。
會不會失敗?皇太極用力搖了搖頭,把這個念頭甩開。
怎麼可能,對手是東江鎮。糧餉不足,苦苦支撐,只敢搞些偷襲騷擾的小行動而已。
緩緩站起身, 皇太極把胡思亂想都拋開, 只想著明天的大戰,以及攻破南關防線的大勝。
殺入金州後, 或許還會遇到抵抗。但心理已經崩潰的敵人,怎能擋住士氣如虹的大金鐵騎?
摧毀東江鎮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陸上基地,東江鎮便再也無法對大金構成威脅,可以專心對付遼西。
朝鮮、察哈爾部、東江鎮,封鎖和圍困大金的敵人行將全部瓦解,只剩下明國。
這是自己的戰略構想,已經成功了大半,眼前的金州,將是最後一個目標。只要獲勝,以後就可專心對付明國。
皇太極走出大帳,清冷的寒氣使他裹緊了皮裘。淒冷的夜空,幾顆寂寥的星星在眨眼。
大金正處在危急的關頭,這在表面是很難看出的。
但皇太極知道得很清楚,大金正在被財政和物資所拖累,連肚子都快吃不飽了,國內紛亂是難以避免的。
攻破金州,劫掠到人口和物資,應該還能多支撐一年半載。但以後呢,今年的農耕如果依然收成慘淡,還是隻能向大明下手。
可惜,外人看不出大金的困難是好事,可那些旗主貝勒也沒有足夠清醒的認識。等到自己提出抄掠大明時,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反對。
如果自己是皇帝,可一言而決,那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改革政治架構,任用文人,編審壯丁……把皇太極的理想可以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以武功戡亂,以文教佐太平”。
顯然,這對於後金貴族的特權是限制和削弱,勢必遭到反對和抵制。
何況,皇太極的改革與努爾哈赤時是大變樣兒的,可歸為擅改祖制。
如果沒有足夠的威信和實力,後金貴族的反對,也是有理可循,皇太極更不可能公開說父汗的錯誤。
一顆流星在空中劃過,皇太極目光微凝,望著蒼茫的夜空,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
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