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試探進攻(第2/3頁)
章節報錯
莽古爾泰眯起了眼睛,心中頓生無力之感。
攻打山城的可能性是有,但極為困難。特別是現在的季節,雪厚坡陡,極不易攀爬。
只不過,半山腰的一道防線,卻是有必要攻破,並迫使敵人退守山城。
山腳距大路還有一里多地,莽古爾泰認為敵人在山城,並不能對大路構成威脅。不加進攻,讓敵人困守在山城中就是了。
“山腰上的敵人,要打敗他們。”德格類也是觀察良久,得出了和兄長差不多的結論。
伸手指點著,德格類繼續說道:“只要在山坡或山腳扎一營人馬,使敵人無法下山阻遏大路,也就是了。”
莽古爾泰用力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命我部試探性進攻,那就打一下。若是不順,便在山腳安營駐軍。”
德格類嘿嘿一笑,說道:“派一千蒙古人上去試試吧!”
既然是試探性進攻,就犯不著使用本旗人馬,現成的炮灰部隊,為何不用?
莽古爾泰立刻傳令,派出一千蒙古兵,向著南坡上的敵人陣地,發起了進攻。
半山腰的防禦工事一看就是新建的,用木頭和冰雪壘起的胸牆,胸牆前沒有壕溝,只是一片用冰雪澆固的尖木樁,斜斜地指著前方。
一千蒙古兵下馬就步,踩著積雪和茅草,向著山腰攀登而上。他們的裝備不如建虜,雖然都有甲冑,也有臂盾,但卻不是重甲重盾。
仰攻山上的守軍,還有一個缺陷,那就是不能使用楯車。坡陡雪厚,根本推不上去。
當然,莽古爾泰也沒有預料到守軍的防禦會有多麼強。以前攻山作戰的次數也不少,薩爾滸之戰時他就親自率軍攻破過杜松的營寨。
一千蒙古兵手持盾牌和彎刀,後面是弓箭兵,拉開一條百多米的攻擊線,呼喝著向山腰爬去。
蒙古兵衣服雜色,如同一條條蠕動的蟲子,在白色的積雪中,分外醜惡。
山腰的防禦工事看似簡陋,卻有著木製頂棚,對拋射的箭矢有著極好的防護。胸牆上有著凹陷,是架槍的射擊口,看其密度,便知道有數百火槍兵能夠同時射擊。
這樣的防線有兩道,在山腰上相距幾十米,成半環形圍在山城的南面石牆外,正對著山腳的大路。
經過反覆的勘測和演練,郭大靖和劉興治等將領才最後制定出卑沙山城的具體戰法,城中守軍也達到了近萬人。
除了郭大靖給抽調的五千人外,為了增長實戰經驗,前協和後協也各抽出兩千人進入卑沙山城。
倚仗著有利的地形地勢,劉興治相當有信心。哪怕是建虜全軍集中於此,對卑沙山城展開猛攻,他也有把握守住。
但作戰計劃卻是誘敵於南關防線,卑沙山城的守軍在敵人敗退的時候,才會全力出擊。
而山城的險峻難攻,是令建虜望而生畏的。為了吸引敵人來攻,多給予敵以殺傷,才在山腰處構築了兩道臨時防線,作出能夠威脅大路的姿態。
在這兩道防線的防禦作戰中,守軍隱藏了實力,只用火槍和拋石機,一百多門迫擊炮一炮不發。
作為劉興治的副手,張攀親自指揮著山腰防線的戰鬥。
援朝作戰時若有這樣的裝備,部隊若有目前的戰力,說不定能把建虜堵死在朝鮮,使其匹馬難返。
張攀舉著望遠鏡,觀察著不斷接近防線的敵人,心中暗自感慨,卻也沒忘了發號施令。
幾十架拋石機發出轟然的響聲,一片黑壓壓的石彈凌空飛過陣地,砸向正爬山接近的蒙古兵。
沒有炸彈,也沒有爆燃彈,就是石頭,每個有五六斤重,都懶得打磨,原來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兒。
即便如此,帶著極大衝勁兒的石頭砸在頭上、身上,也是骨斷筋折,或是腦漿迸裂。
每架拋石機能扔出十幾塊石頭,數百塊石頭如雨點般紛紛落下,立時將向上爬山進攻的蒙古兵砸得人仰馬翻、慘叫連連。
“舉盾,舉盾!”軍官大聲喊叫著,進行最常使用的箭矢遮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