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異己,不可能不流血,哪怕是在內部的爭鬥。但皇太極一定要控制限度,不能使後金在內亂中衰落。

也就是說,要多用計謀,要多拉盟友,儘量不是刀兵相見的火併。

而皇太極最大的優勢,便是汗王的地位和權力。阿敏、莽古爾泰等人再不樂意,也無法公然抗拒汗王的命令,特別是在戰場上。

“卑職以為,汗王縱是親征,也以坐鎮為主,具體的指揮作戰,當指定某位貝勒或旗主。”范文程退而求其次,再次提出了建議。

仗打勝了,親征的皇太極自然是名利雙收;可要戰事不利,那就把責任推到前線的指揮官身上,比如莽古爾泰。

皇太極沉吟了一下,明白了范文程的意思,輕輕點頭,說道:“具體的作戰佈署,臨陣時再作決定不遲。”

停頓了一下,皇太極說道:“四萬大軍發動,籌集到的糧草只夠半月。儘管我軍也沒有長期作戰的計劃,但還是要多準備一些。”

憑建虜現在的物資,已經很難再拿出更多的糧草。何況,建虜進攻金州也不打算持久作戰,要的是個快攻急取。

說白了,建虜已經基本上喪失了長期圍攻城池的物資基礎。

范文程躬身道:“卑職這就去繼續籌集,不影響大軍在河流冰封后的大舉出動。”

皇太極微笑頜首,說道:“憲鬥,你且下去吧!”

范文程退了下去,皇太極靠進椅中,輕撫著額頭,陷入了思索。

後金的實際情況並不樂觀,儘管從表面看起來已經解除了朝鮮、蒙古兩大威脅,打破了大明所構築的包圍封鎖網。

但人口少、底子薄、生產方式落後,卻成為制約後金發展的三大痼疾,使其發展幾乎陷入停滯。

按照目前初步統計的糧草物資的數量,到明年四五月,存糧就將告盡。

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攻破金州搶一波,如果沒有別的購買渠道,大饑荒的爆發是確定無疑的事情。

所以,攻打金州既是消除直抵在遼瀋的威脅,又有透過搶掠緩解後金糧草物資匱乏的目的。

但反過來,如果進攻金州失利,大軍出動所消耗的糧草物資,勢必會加快大饑荒的到來,使後金的情況更加糟糕。

在這樣可以預測的惡劣形勢下,皇太極就不得不把繞道入關作為解決之道,並提前考慮該計劃要實施的具體細節。

長途奔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建虜多為騎兵,機動性很強,可一樣要吃飯休息,人和馬都是一樣。

作為一個能提供糧食的中繼站,薊北的喀喇沁部就顯得很重要。既能讓長途行進的建虜飽餐休息,還能導引建虜入關。

而在皇太極征討察哈爾部的時候,喀喇沁部已經投靠後金,出兵助戰。

林丹汗的西遷,使得東蒙古諸部已經不敢與後金為敵,都採取了屈服結盟的策略。

皇太極的思路逐漸清晰,覺得繞道入關的成功率很大。關鍵是如何說服代善等貝勒旗主,同意這次形同冒險的軍事行動。

同時,盤踞遼南金州的東江軍,對於後金統治區的威脅,也必須消除。

“來人。”皇太極坐直了身子,呼喚外面的侍衛入內,吩咐道:“召撫順額駙前來晉見。”

作為後金的情報頭子,撫順額駙李永芳對後金作出的貢獻是巨大的。他也是最早投降建虜的明軍將領,在遼東起到了極壞的影響。

皇太極召見李永芳,是想詢問金州的詳細情況。

因為東江軍前出甚遠,直到小黑山、紅咀堡,建虜的諜子哨探一直無法獲悉南關防線的具體情形。

這令皇太極心中不太託底,不得不想起范文程的勸諫。如果親征又遭到挫敗的話,他的威信受損,對於繞道入關又是一大阻礙。

來自內部的阻力,每每讓皇太極心煩意亂,但卻更加堅定了他稱帝的信念。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