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朝鮮王室也是從利害關係出發選邊站,但其昏庸卻顯而易見。

建虜兩次入寇,要麼是軍備松馳,要麼是被嚇破了膽。外臣還在英勇抵抗,王室已經竄逃求和。

就說現在的形勢,建虜勢如破竹的表象下,卻埋藏著深重的危機。

朝鮮義兵的蜂起,東江軍又在積聚實力、等待時機,只要堅持拖延一個多月,戰局必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但朝鮮王室卻看不到,或者說聞風喪膽、急於求安,根本沒有君王死社稷的覺悟。

而建虜,主要是阿敏所率的主力,光看到了朝鮮王室及官軍的軟弱和不堪一擊,卻並沒有意識到後路的危險正與日俱增。

二月初十,晉昌君姜絪(姜弘立叔父)攜國書赴後金軍營。同日,繼平壤空城後,阿敏率軍又兵不血刃地佔領空城黃州。

第二天,姜璹、樸雴陪同札弩等後金使臣來到金營,通報姜絪將來之事。

阿敏看過書信後,又轉交姜璹、樸雴,指責朝鮮繼續整頓士兵,以及在新送的國書上寫天啟年號,缺乏議和誠意,並將他們趕回。

朝鮮君臣未嘗有拖延之意,但卻還不想背明附金。阿敏卻趁此刁難,還想著繼續南下,直到漢城。

可就在阿敏趕走朝鮮使者,準備繼續南下的時候,嶽託死於龍骨山城的急報送到了他的手中。

還有一份急報是在定州的碩託送來的,他擊敗朝鮮人金良彥組成的“復仇軍”,殺死金良彥,聞聽其兄陣亡後,已率軍趕赴龍川。

顯然,碩託是怒火中燒,要為其兄報仇,率軍行動已是先斬後奏,未受軍令。

而嶽託陣亡,也使阿敏等人震驚不已。要知道,嶽託不僅是貝勒,還與其父代善共掌兩紅旗,相當於旗主。

建虜叛明後,攻城掠地,佔據了大半個遼東,也未有如此高階別的將領死於戰陣。

可在這勢如破竹的伐朝作戰中,卻損失了一個貝勒兼旗主,是阿敏等人萬萬沒有想到的。

“龍骨山城,朝鮮義兵,怎能抵擋我建州勇士?怎敢襲殺我大金貝勒?”阿敏用力揮著拳頭,異常地震怒,“我意即刻進軍,直搗漢城,嚴懲冥頑不靈的朝鮮人。”

濟爾哈朗想了想,說道:“看來,後路不靖超出了我等所預料。此時再繼續深入朝鮮,風險太大。”

阿濟格微皺著眉頭,垂著眼簾,不發表意見,裝起了啞巴。

李永芳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末將以為,既答應了朝鮮使者繼續議和,再揮兵南下,有失信之嫌。”

阿敏一拍桌子,大聲呵斥道:“失信?滿口胡言。是朝鮮人頻繁襲擊我軍,殺害我大金貝勒,難道要我軍束手於此,傻等著他們再來議和?拖來拖去,正中他們的詭計。”

李永芳張了張嘴,無奈地低下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