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感恩之心,建虜震驚(第1/2頁)
章節報錯
弄上百八十門,就算一門發射只能打傷兩個敵人,加在一起的數量,就很可觀了。
何況,木頭炮發射的碎石、碎鐵是面的打擊,肯定不止打傷一兩個敵人。
再說了,木頭炮發射完,還照樣能當滾木使,扔下去砸人不耽誤呀!
“好,好,好啊!”鄭鳳壽率先捬掌稱善,看向郭大靖的目光充滿了熱切,“郭百戶奇思妙想,龍骨山城得以守住,當居首功。”
先是巨石定向雷,再有木頭炮,龍骨山城的防禦戰中,郭大靖確實出了大力。如果沒有這兩樣兒東西,朝鮮義兵不知道要多付出多少的傷亡。
同樣熱切的還有崔孝一等人,有人已經把目光投向了周圍的山林。
樹,多的是啊,弄上幾百上千的炮,交通要道、險峻之地一守,建虜想從朝鮮安然退出,哪有那麼容易?
而且,這炮打完就扔,一點不心痛。也不用跟建虜廝拼,衝上來的時候點火發射,然後轉身就跑,讓建虜乾瞪眼。
藤野正這個老倭寇滿臉讚賞地看著郭大靖,說道:“郭百戶從火銃想到木炮,頭腦之聰慧,令人萬分欽佩。”
哎,就喜歡你這樣上道兒的,直接就把老子的思路說出來,顯得那麼順理成章。除了聰明以外,也就沒有什麼異常。
郭大靖趕忙拱手致謝,又補充道:“這個木頭炮可以造得長一些,裝藥量不要太多,以免炸膛。”
藤野正點了點頭,說道:“就按鐵炮的長度製造,裝藥量只用四分之一。嗯,還是要試過才知。”
其實,木頭炮的炸膛很正常,但危險性卻不高。由於木頭的韌性,多數是裂開,而不象鐵鑄的炮那樣碎片橫飛。
張攀含笑不語,只等朝鮮人試驗好,便把資料記錄下來,急報到皮島。這玩藝兒,可是繼地雷之後,又一件易得易造的殺敵利器。
鄭鳳壽迫不及待,趕緊下達命令,全城軍民伐木造炮,爭取在建虜來犯時,弄出個百八十門,給建虜來個熱情的招待。
當然,原定的計劃還是要繼續實施。郭大靖等人吃過午飯後,隨行出城的朝鮮將領的家眷也準備好,一起出發了。
………………
“昔我宣王遭島夷之亂,失國西遷,神宗皇帝勞天下兵救之,我國得以再造,百世不可忘也……”
對於萬曆年間,大明帝國援朝抗倭的再造之恩,很多朝鮮人是刻骨銘心、永世不忘的。
比如崔孝一,在丁卯和丙子兩次胡亂時,都英勇抗擊建虜;後又泛海入明,繼續協助明軍,與建虜為敵;後明朝滅亡,崔孝一前往崇禎帝思陵,晝夜哭臨,絕食而死。
還有朝鮮忠愍將軍林慶業,丙子胡亂中,擊斃了皇太極的外甥;後又作為朝鮮軍的元帥,奉朝鮮王命支援建虜時兩次嚮明軍透露建虜的計劃,使建虜在皮島海戰中慘敗。
事情敗露後,林慶業逃脫建虜抓捕,逃亡明朝,先後與明軍將領馬騰高等並肩作戰,一直戰鬥到南明時期。
但恰恰是因為明軍援朝才保住王位和榮華富貴的朝鮮王室,卻忘恩棄義,叛明助金,攻破皮島,屢屢殺害助明的朝鮮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