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賣的是詩詞和情懷(第3/3頁)
章節報錯
東江鎮連吃飯都成問題,更沒有閒糧來釀酒了。但酒還是有,就算不發行軍票,內部也有買賣,也有日用商貨流通的。
郭大靖也想釀酒,但為了節省糧食,只能是先用野果,等到秋後,再看收成情況,計劃著用土豆來釀造。
“要喝烈酒,沒準能喝到京師運來的。”隨著聲音,毛文龍和陳繼盛走進了議事廳,眾將趕緊起身施禮拜見。
毛文龍笑著點頭,坐到主位,掃視了一圈,用下壓了壓手,示意眾人坐下。
陳繼盛乾咳了一聲,作為主持人,先通報了最新的訊息。
“朝廷派來監軍太監在金州坐鎮,名為方正化。”陳繼盛看著眾人有些不以為意的表情,接著補充道:“乃是司禮監秉筆太監。”
眾人都愣怔了一下,臉上的神情也變了,或驚訝,或迷惑,或是皺眉冥思。
司禮監秉筆太監,是明代宦官制度中位尊權重、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一個職務。
當然,秉筆太監在司禮監也有排名,排名第二或第三的,一般還兼任提督東廠。比如魏忠賢,便是秉筆太監並提督東廠。
可不管這個方正化排第幾,作為秉筆太監,已經說明他是皇帝的親信。突然派到金州,這背後的意圖?
郭大靖也很是納悶,不知道崇禎又在搞什麼奇葩操作。
即位之初,便撤走了大部分的監軍太監和錦衣衛,這才不到一年,怎麼又派出來了?
“既是朝廷派遣,我東江鎮自當尊敬。”毛文龍面色平淡,甚至臉上的微笑都沒有變,“說起來,沒派文官監軍,也算不錯了。”
敬而遠之,就象對趙光那樣。自己只是一協參將,平常和這個方正化打交道的,應該是陳繼盛,不關自己的事。
郭大靖心中有了計議,也放鬆下來。
至於崇禎為何派親信來監軍,自然是對東江鎮不放心,還能有什麼別的意圖?
“大靖,維鸞。”毛文龍轉向鎮守金州的兩員大將,和聲問道:“你們怎麼看?”
郭大靖和李維鸞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地做出了請對方先說的手勢,又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那還是末將先說吧!”郭大靖撓了撓頭,說道:“既是朝廷所派,那就高高供起,咱們該幹什麼還幹什麼。正好,東江鎮的困難處境,也讓他耳聞目睹,再上奏朝廷,為東江鎮多爭取些糧餉。”
毛文龍微笑頜首,說道:“只要他不強加干涉軍事指揮,供著就供著。或者,讓他處理些政務,也無不可。至於讓他為東江鎮說話,但願如此吧!”
見毛文龍的目光轉到自己身上,李維鸞躬身稟道:“末將與郭將軍意見相同,只是擔心這位監軍太監是否貪財,是否能夠吃苦?”
賄賂內官並不稀奇,毛文龍和宮中的宦官還有交結送禮呢!
所以,對於李維鸞的擔心,他輕輕點了點頭,說道:“由陳副帥與其打交道,你們專心軍務,不必管他。”
武將脾氣暴躁,毛文龍擔心發生衝突。同時,他也防著朝廷派人來挖牆角,在東江鎮中拉攬將領。
“還有發行軍票代餉的事情,想必你們也都聽說了。”毛文龍掃視著眾將,說道:“若是有人不喜軍票,更喜銀子,方正化帶來了賞功銀和犒賞之物,本帥便發銀子也無妨。”
這話說出來,誰敢反對?已經定下的章程,全軍都領軍票,就你特殊,就你對軍票沒有信心?
“軍票和銀子還不是一樣能買糧食,還有其它商貨?”李維鸞笑著說道:“末將去商鋪看過,貨物倒比以前更豐富。軍票有兩有文,比銀子花起來更方便。”
孔有德笑著附和道:“俺不管別的,能買吃喝就成。”
“不僅有吃喝,還有日用雜貨。”郭大靖是始作俑者,對此知道得更加詳細,“以後不僅從山東採購,還有天津,甚至是江南。反正,錢不愁沒地方花,只怕不夠花。”
毛文龍讚賞地看著郭大靖,捋著鬍鬚,連連點頭。
其實,軍票發行後,購買量最大的便是糧食。
老百姓前腳拿到軍票,後腳就會就按照限量全都換成糧食背家去。這樣,他們才會覺得心安。
當然,軍票是按照以前糧食配給的量發放的,老百姓換完糧食,應該也沒有了餘錢。
而糧食之外的商品,最大的消費群體是軍人。因為有軍屬的優待政策,他們的餉糧除了養家餬口外,還能剩下一些。
按照推算,秋後如果豐收,才會迎來一個消費的旺季。老百姓除了吃,還要穿,還要買日用品,最基本的針頭線腦得有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