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燧發槍改造(第2/3頁)
章節報錯
反正,瓷器買賣,以及其它的生意,郭大靖都準備交給藤野英打理,只要不虧就成。
在軍事上,郭大靖將投入絕大部分的精力,牢牢抓住改變歷史的節點,撬動歷史的車輪。
……………….
有野心,也自認有能力的人,這世上本就不少。儘管很多人都是眼高手低,往往被現實狠狠毒打。
比如崇禎,覺得自己很厲害,其實他根本就不行。也正是在他繼位的前幾年,昏招不斷,在明金角力的關鍵時間段拉胯,造成了戰略形勢上的根本改變。
要知道,建虜雖然佔據了差不多整個遼東,但生產水平低下、人口又少,與明國這個龐然大物相比,頂多算個割據政權。
而明國依靠體量的優勢,也不需要在戰場上擊敗建虜,只要將其牢牢封鎖在遼東,就能使後金在經濟崩潰中一蹶不振,甚至是滅亡。
但覺得自己很行的崇禎,竟然要在短期內消滅建虜、平定遼東,完成其爺爺、父親、兄長都未完成的事業。
也正是他的急於求成、脫離實際,才會被袁崇煥忽悠,使得遼東和大明的形勢更加惡劣,再難振作。
在後世的歷史研究中,有人作出過這樣的判斷:如果穿越在崇禎二年之前,或許還有機會挽救大明。反之,則回天乏術。
郭大靖對此不敢苟同,但也贊成其中的一些觀點。
己巳之變確實是雙方戰略形勢的重大轉變,明朝之前對付建虜的手段和政策宣告瓦解,並永久性地失去了戰略主動。
為了這一天,我已經準備了快兩年,還能再準備一年多。
郭大靖把兩枝燧發槍的樣品擺在了桌子上,交代著工坊總管趙青山,“召集得力工匠,研究明白後,開始全力改造。”
回到大連的第二天,郭大靖便趕到了已經設定完成的工坊區。不管皮島遷來的工匠如何,他已經任命趙青山為工坊總管。
任人唯親是不可避免的,趙青山在專業技能上有所欠缺,但他忠誠、認真,郭大靖可以完全信任,並放心地委以重任。
這兩枝燧發槍是在空間內改造的,使用的是工坊生產製造的鋼片,效果達到了郭大靖的要求。
郭大靖不能什麼事都攬在身上,空間內固然方便,但使工坊升級到軍工廠,使工匠們掌握更高的技術,卻是長遠之計。
趙青山痛快地答應著,拎起桌上的酒瓶,轉身而去。那是郭大靖送給他的喜酒,他也打心眼裡為郭大靖高興。
曾經的患難與共,這是難以磨滅的感情。看著郭大靖一步步走到現在,他是由衷的欣慰。
火槍改造、換裝也是有計劃的,先讓工匠們熟練掌握,再看具體的產量對換防的部隊進行安排。
換裝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對火槍兵進行適應性訓練,對軍官進行新戰術打法的培訓和演練。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換裝武器後,部隊的戰力能得到肯定的提升。
林天生運來的精鐵,解決了打造火槍的材料問題。
除了改造燧發火槍,郭大靖還要安排打造火槍的工作。這就不是火繩槍了,而是全新的燧發槍。
當然,新打造的燧發槍是輕型的,既能遠端輸出,還能夠安上刺刀進行近戰肉搏的。
建虜的重甲兵對輕火槍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可畢竟不是很多,只能在進攻時作為第一波的衝陣死兵使用。
而與東江軍作戰的大部分建虜所裝備的甲冑,在有效射程內,並不足以抵擋輕火槍的殺傷。
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建虜都是騎兵,要保證機動速度,怎麼可能負重太多?
時間不大,趙青山便把十幾個技藝精湛的工匠召集,趕來聽候郭大靖的安排指示。
郭大靖拿過火槍,給工匠們講解了一番改造的重點,以及相應的原理。
扳開夾著燧石片的擊錘,再扣動板機,燧石片擊打在引火孔旁邊的擊砧上,迸射的火花點燃引火藥……
動作和程式與火繩槍並無二致,只是燧石替換了火繩,並需要相當的力度,才能擊打出火花。
“這與家裡的打火差不多。”一個老工匠接過火槍,試著用了一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日常用的火石、火鐮敲擊取火,與這火槍是一樣的原理。”
同樣是撞擊,確實沒什麼不同。只不過,讓工匠們能夠這樣理解的話,也更能掌握原理。
而在撞擊式燧發火槍剛剛問世的時候,遭受到的阻力是人們擔心迸射的火星不足以引燃火藥。
但事實上,火繩槍也有瞎火的時候,因為火繩表面會結有一層燃燒剩下的灰燼,導致燃燒的部分無法充分接觸。
所以,有經驗的火槍手會在安裝火繩時吹一下,就是吹掉上面的灰,保證發火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