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示弱棄陣(第3/3頁)
章節報錯
但破路的效果小,卻不是沒有。限制了建虜的機動和行進速度,這本身就是遏制其長處和優勢。
劉興治率領部隊交替掩護,安全撤退到第二個阻擊陣地。距離不過二里地,最大限度地防範了建虜騎兵的追襲。
郭大靖親自率領部隊接應,並做好了再次阻擊建虜的準備。
疲敵耗敵,這也是層層截擊的作用。讓建虜付出死傷,但還存著希望,不因阻擊太強而放棄。
每道阻擊打死打傷兩三百建虜,到了小黑山的阻擊主陣地,建虜差不多就要付出千八百人的傷亡。
而這樣的戰鬥,每次付出的傷亡數量,建虜可能並不會太過重視,或者是來不及準確統計,但累加起來卻是非常驚人。
在郭大靖對軍官們的講解中,這有點類似於溫水煮青蛙。有點熱,有點熱,最後燙得受不了,已經快煮熟了。
對於建虜也是一樣,兩三百,一兩百……四五道阻擊之後,已經損失了一個甲喇的兵力,可能還沒有意識到傷亡的嚴重程度。
從這方面來看,旅順堡的防禦確實打得太猛了。儘管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己方的傷亡,但也把建虜打得喪膽灰心,不敢再發動進攻。
當然,郭大靖不能過於苛責,給建虜以迎頭痛擊,李維鸞也沒做錯什麼。
但現在,建虜遇到了郭大靖,在他的指揮下,則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薩哈廉和索爾諾見敵人被擊退,立刻抓緊時間摧毀路障,開啟通路後便向前繼續行進。
從一開始,薩哈廉等將領便產生了誤判。認為截擊的敵人在兵力上不會太多,在野外佈陣阻截,工事也不會太完備,己方部隊完全能夠突破並擊敗之。
郭大靖詢問了劉興治阻擊的經過後,靈機一動,做出了放棄第二阻擊陣地的決定。
“大人要給建虜繼續造成錯覺,誘敵深入?”劉興治也很聰明,立刻明白了郭大靖的意圖。
郭大靖點了點頭,笑道:“如果都照第一陣那麼阻擊,建虜不過三戰,必然心灰意冷。若是半途而退,我軍主陣地可就白設了。”
火力最強的當屬主陣地,輕重火槍、佛朗機火炮、各種拋射彈,足以令建虜傷亡慘重。
而且,在地形地勢上也最為有利,倚山而戰,基本上不用擔心建虜的側翼迂迴。
這麼好的條件,如果不用上,實在是可惜了。
劉興治想了一下,躬身請纓道:“請給末將六百人馬,在第三陣或第四陣阻擊敵人。”
第一陣的兵力差不多有一千,劉興治現在只要六百。減了一小半的阻擊力度定然不是很強,也更能讓建虜錯認為敵人已是強弩之末,越打越少了。
郭大靖不掩讚賞地頜首,說道:“那就在第四陣、第五陣稍加阻擊,建虜再攻我主陣地時,估計也處於疲憊狀態。”
連棄兩陣,是根據建虜目前的狀況做出的靈活調整。頂得太狠,既增加傷亡,又使建虜生出畏難之心,主陣地嚴陣以待的沉重打擊,可能會白準備。
劉興治領命,和郭大靖一起,率領部隊繼續後撤,前往一里外的第四陣。
……………..
建虜撤退,旅順堡的東江軍也做出了調整。
除了孔有德所部乘船趕往紅咀堡截擊外,毛文龍又派出尚可義、張大祿率三千人馬,尾隨建虜,並在南關或大黑山進行防禦。
這三千人馬不是銜尾追殺,而是監視建虜,給建虜造成些壓力。所以,人馬不多,進軍謹慎,並不想與建虜正面交鋒。
即便抽調了六千兵力,在武器上佔據絕對優勢的旅順堡,防禦力量也是足夠,不擔心建虜殺個回馬槍。
至此,兩紅旗的萬餘建虜,已經處於東江軍的前後夾擊之中。沒有全殲的打算,但至少要讓建虜脫層皮。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毛文龍在沙盤前插著小紅旗,似是教誨,又似是總結,開口說著:“建虜此次發動,不僅倉促,且更不知悉情報,可謂未戰先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