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靖目光掃視群山,信心十足地說道:“戰山城,而不戰于山城。把戰場擴大,山城只是核心據點而已。”

李維鸞似有所悟,說道:“戰旅順,而不戰於旅順,郭將軍以前似乎也說過此話。”

只把目光集中到旅順,全力防守就落了下乘。在旅順城下激戰,但戰場已經擴大到整個金州,在戰略佈署上,便高了不止一籌。

郭大靖輕輕點頭,說道:“大黑山只是前出的一個據點,還有小黑山、石河驛,甚至是蓋州衛、復州衛。把據點推得越靠前,金州就越安全。建虜想冬季蹈冰繞襲,他們能在沿海冰面上跑幾十上百里,不可能的。”

李維鸞若有所思,半晌後才試探著問道:“我有些明白你為什麼執意要進行登陸繞襲,斷敵退路了。”

看著郭大靖笑呵呵的神情,李維鸞繼續說道:“只要這次行動成功,建虜想再攻金州,就會擔心後路被斷。瞻前顧後之下,進攻必受影響。”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郭大靖暢快地笑了起來,說道:“正是要震懾他們,讓他們不敢再放心來攻。不管出動多少兵力,也要讓他們把一半人馬用於防範後路。”

李維鸞笑了,終於清楚了郭大靖的思路籌劃,略有些震驚之餘,卻也有幾分欽佩。

對於建虜,東江軍雖然比關寧軍要敢戰,但也一直把自己擺在弱勢的位置。平常的行動也只是襲擾,主動性的大規模進攻很少。

戰力上的差距,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將領們作戰的思維。收復金州之戰,在李維鸞等將領看來,佔領不是問題,頂住建虜的反撲才是重點。

但從郭大靖的角度,被動防守不是他的選擇。但凡有機會,就要反擊,讓建虜不能想來就來,打不動就安然退走。

追根究底,是郭大靖在思想上沒有畏懼。重視是重視,但卻能看到建虜的弱點,緊盯著弱點打。

“在石河驛或小黑山的海灣登陸抄襲,最為合適。”李維鸞明白了郭大靖思路,也就做出了肯定的判斷,“從南關登陸,距旅順太近,憑建虜的速度,很難有足夠的時間佈防。”

古代的登陸作戰,在沒有現成碼頭的情況下,是很困難的。又沒有登陸艇,又沒有飛機空投,又沒有快速的舟橋架設,只能是用小船來往運輸。

也就是說,投放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在登陸中遭到敵人突襲,損失慘重是肯定的。

所以,郭大靖經過反覆權衡,才作出透過普蘭店灣登陸,在小黑山或石河驛構築陣地,截擊撤退的建虜。

“旅順堡能堅持三天,建虜多半便要撤退。”郭大靖作出了預估,在李維鸞看來,出入不是很大。

打寧遠是兩天,寧錦之戰中攻寧遠是一天,對錦州攻擊受挫後,主要還是圍困。

建虜難以承受重大的傷亡,而且正是比較虛弱的時期。說虛弱不是戰力,而是糧草物資的匱乏。

後勤供應不上,建虜就沒有長期圍困作戰的資本。急攻不下,就要餓肚子,不戰自退。

李維鸞用力點頭,說道:“憑建虜的物資,一年頂多發動一兩次大的軍事行動。襲攻金州,要的是速度,他們也不會攜帶太多糧草物資。”

停頓了一下,他笑著補充道:“而旅順堡不僅城堅壕闊,還有火炮火槍拋石機等武器,糧草物資也足以支撐數月。”

“六七千人馬守城,或是更多一些。”郭大靖笑著說道:“登陸抄襲,郭某率本部軍隊,或者再加上毛帥支援的兵力,應該足夠了。”

李維鸞點頭,說道:“只要戰力與旅順的部隊相當,六千足矣。”

這樣一番籌劃計算下來,就算皮島本部不派兵支援,合遼南諸島的人馬,也能夠發動金州戰役了。

當然,這還要看建虜會出動多少兵力。如果兵力很多,郭大靖就準備把登陸作戰的規模縮小一些,對於撤退的建虜的攔截力度也降下來。

兩人相視一笑,信心都油然而升,邊說邊走,在大黑山山城仔細地勘察了一番,才帶人繼續向北,直奔小黑山、石河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