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寧錦大戰爆發,談生意(第3/3頁)
章節報錯
還是不信老子有足夠的錢哪,郭大靖笑道:“先買五千兩銀子的精鐵,林兄不會擔心郭某賴賬,先拿錢再辦事吧?”
林天生擺手道:“在下豈敢。既如此,便一船糧食,一船精鐵,今年肯定運到。”
按照當時明朝工部的定價,一副盔甲是九兩多銀子。五千兩光買盔甲,能有五百多副。換成精鐵的話,數量更多。
“還是老規矩,郭某先付一千兩的定金。”郭大靖很土豪地一擺手,說道:“這樣,林兄該放心了吧?”
林天生拱手說道:“郭將軍的豪爽慷慨,在下欽佩。”
讓林家知道自己的資金豐厚,才能建立起長期合作的關係。所以,郭大靖就要表現出慷慨大方,不佔或少佔別人的便宜。
“林兄要知道,購買火槍,聘請西夷的教官工匠,乃是今年最重要的事情。”
郭大靖停下腳步,鄭重地說道:“早一日裝備火槍,與建虜作戰,將士們便會少些傷亡。在此,郭某拜託林兄,多多費心辛苦了。”
說著,郭大靖向著林天生拱手施了一禮。
林天生趕忙躬身還禮,說道:“郭將軍的苦心,在下深知。遼東淪陷,建虜猖獗,在下身為大明子民,也是痛徹心扉。但凡能盡些微薄之力,必定全力以赴。”
停頓了一下,林天生表情誠摯地說道:“在下雖是商賈,卻非唯利是圖之輩。俗話說:日久見人心。郭將軍且放心,慢慢看著便是。”
郭大靖輕輕點頭,感慨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林先生輕利重義,堪為義商,令人敬服。”
林天生心情愉悅,謙遜著說道:“郭將軍過獎了。與郭將軍合作,在下實是賺了錢的,實在是慚愧。”
“合作共贏,你我皆得利,才能長遠。”郭大靖不以為意地搖了搖頭,說道:“你要是不賺錢,我還不放心呢!”
林天生感慨地連連頜首,說道:“郭將軍與眾不同,在下腆顏結交,望郭將軍莫嫌棄。”
燒黃紙、斬雞頭、拜把子?這也沒啥,一回生二回熟嘛!
但郭大靖沒有馬上答應,笑著說道:“林兄剛剛說了日久見人心,那咱們就在合作成功後結拜為兄弟如何?好叫林兄知曉,某有一位姓劉的結義大哥,天天唸叨著要是三人結拜就好了,和桃園劉關張一樣。”
林天生哈哈大笑,心胸為之一暢,說道:“既如此,待在下把郭將軍交代的事情全部辦好,再來結交郭將軍和劉大哥。”
他所說的結交,並不是結拜的意思。
但郭大靖既然這麼理解,更顯出豪爽直率的性格,林天生本著多個朋友多條路的想法,怎能拒絕?
而郭大靖也是有意這麼說,把關係搞得親近些,事情辦成的把握也就越大。
至於林天生是善是惡,以後該怎麼對付就怎麼對付,可不是一個結拜兄弟能夠束縛住郭大靖的。
“郭將軍還想買海船,進行遠洋商貿?”在談話間,林天生對郭大靖的設想表示了足夠的驚訝。
郭大靖笑著說道:“林兄不必如此驚詫吧?某聽說與倭國貿易最是賺錢,不免心動。”
林天生輕輕搖頭,說道:“賺錢是不錯,可與倭國海貿不是誰都能做的。倭國有限制,只有那麼幾家海商有資格。”
郭大靖自然知道,象李旦、鄭芝龍不就是有資格的,並因此而成鉅富。
但他想的是走官方渠道,以大明的名義與倭國通商,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兩人邊談邊走,郭大靖固然長了姿勢,林天生也是受益匪淺。
“郭將軍要做生意的話,沈太爺那邊可要打點好。”林天生鄭重地提醒道:“別的倒還罷了,參貂茸等遼東和朝鮮特產,可是沈太爺把持壟斷。”
郭大靖沉吟了半晌,緩緩說道:“郭某會處理好此事,多謝林兄提醒。”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