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虜攻朝雖然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但對東江軍的影響依然很大。

東江軍不得不放棄在朝鮮的屯田和據點,也失去了糧草物資的供應基地朝鮮,不得不依靠朝廷發糧餉和走私貿易來貼補軍需。

這對郭大靖來說,自己做點生意也就容易得到毛文龍的許可,沈世魁也就能對付過去。

但對毛文龍和東江軍來說,這種放任的發展最終必然導致與朝廷矛盾的加劇。

原因很簡單,朝廷如果既不想,或是不能拿出足額的糧餉,又覺得東江鎮經商自籌難以控制,就必然會使出手段。

其實,皇帝和文官集團在一個問題上的立場是比較一致的。那就是對武將的控制,說白了,就是大明的祖制“以文制武”。

現在的東江鎮沒有文官監軍,毛文龍又持尚方寶劍,已經引起了文官集團的猜忌,彈劾不斷。

相反,袁督師能夠得到重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進士出身。既是文官,又是文官中對軍事上比較熟悉,且是膽子最大,吹得最響的。

天啟帝能夠重用和相信毛文龍,但崇禎卻還是那陳舊的思維。對於文官集團從銼子裡拔大個,推舉出來的袁督師,他又給予了重用。

毛文龍、滿桂、趙率教、朱梅、孫祖壽……遼東不愁無勇將,可瞎了眼,或者說是被豬油蒙了心的崇禎,卻偏偏要萬里迢迢地召回袁蠻子。

“又要打仗了嗎?”林天生的訊息還很靈通,估計在皮島就知道了寧錦戰事爆發,“郭將軍這裡倒甚是平靜。”

郭大靖說道:“援朝作戰剛剛結束,部隊需要補充休整,就是要出兵救援,恐怕也是一個月後的事情。”

林天生深以為然,但還有些疑惑,問道:“寧錦那邊能挺住?萬一失守,關門危險。”

“每年幾百萬兩銀子拿著,數萬大軍裝備精良,若是連兩座堅城都守不住,豈不貽笑天下?”

郭大靖不以為意,說話帶著嘲諷,“再者,皇太極發動攻勢,並不想損失慘重地攻取孤城,他的目標是糧草物資和人口。”

林天生想了想,苦笑道:“何苦呢,既不能與建虜野戰,在錦州三地和寧遠移民屯田,豈不是白白給建虜準備的?”

“林兄都能看得清楚,朝中諸公卻執迷不悟。”郭大靖嘆了口氣,說道:“錦州若是重要,建虜豈能不佔?接收幾座廢城,便是復土,便是大捷,真真可笑。”

林天生無奈地搖頭,說道:“郭將軍也不必如此抑鬱難平。自家管自家的事情,憑郭將軍的武勇和智計,建功立業、封妻廕子是確定無疑的。”

“借林兄吉言。”郭大靖拱了拱手,說道:“郭某以平遼滅奴為目標,但凡有一口氣在,也絕不變志向。”

林天生伸出大拇指,讚道:“英雄有大志。若是別人說這話,在下權當胡言吹噓。但從郭將軍口中說出,在下卻深信不疑。”

哈哈哈哈,郭大靖大笑起來,用力拍著林天生的肩膀,斷斷續續地說道:“聽林兄之言,郭某馬上就改名字,就叫郭大志。”

林天生也笑得開懷,湊趣道:“叫郭滅奴或郭平遼,豈不更響亮?”

玩笑開過,兩人感覺關係更親近了一些,郭大靖引著林天生到住處,熱情地款待。

桌上多是廣鹿島的特產,蝦夷扇貝、水煮雜色蛤、烤紅蝦、海魚,還有小雞燉蘑菇、烤鹿肉。

藤野父女和兩個隨從也被請來,與林天生先熟絡一下,同坐海船更加方便隨意。

“你做的?”藤野英吃著味道很好,偷空跑去問大廚。

大廚嘿嘿訕笑,說道:“是郭將軍指點傳授,小人照著做的。”

藤野英眨巴眨巴眼睛,帶著疑惑又回到了酒桌。

林天生略有些奇怪,明顯能看出藤野英是女性,當時男女同桌還是很少見的。由此,他也猜測藤野英與郭大靖的關係非同一般。

難道說郭大靖也學毛文龍,讓老岳父出頭作生意?

林天生還帶來了不少禮物,是送給郭大靖的家眷的,只是沒想到郭大靖還未接人。

這傢伙眼珠轉了轉,有了主意,準備把禮物分成兩份,送給藤野英一份。反正郭夫人不在,也不知道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