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大宗師開講啦(第2/3頁)
章節報錯
正常的歷史程序下,明末的理學復興,其實不過是儒學的迴光返照罷了。
因為理學的核心思想,顯然是阻礙商品經濟發展的。
但歷史給中國開了一個玩笑,巨大的變革被塞外的少數民族摘取了果實,也讓原本要沒落的理學找到了新的棲身之地,完成了對新思想的壓制和翻盤。
這其中固然有歷史的玩笑,但也有新思想不夠完善的原因存在。
假如沒有左夢庚,只靠劉宗周、黃宗羲、顧炎武等人,又會和原來的歷史一樣,要再花費數十年的功夫,才能摸索出一些認知。
但穿越者的隻言片語,都能給這些思想家們提供了衝破藩籬的靈感。
劉宗周、黃宗羲等人脫離了儒學的範疇,不在原來的小圈子裡兜兜轉轉,自然也就看到了更多。
黃宗羲更是在論戰中,提出了實用學的概念。
一個學問,有沒有用,不看其傳承於誰,要看其應用於誰。
利國利民的學問,才是真正的學問。
在這個饑荒遍地的時代,能夠讓百姓吃飽穿暖的學問,顯然大於天理、人慾、氣、性等空談之論。
偏偏黃宗羲的言論,還是依託著儒學的幌子,因此張採等人根本尋不到破綻,反而全都被擊敗了。
就比如儒即天道和天道即儒之別。
雖然黃宗羲的“天道即儒”明顯降低了儒學的地位,但張採也罷,其他人也好,沒有人敢提出意義。
因為一旦質疑,那致堯、舜、禹、文王、姜尚、周公、老子等先賢於何地?
如果張採等人膽敢說只有儒學才是天道,那黃宗羲必然又會拿《周易》說事。
即使張採等人強辯,說《周易》就是儒家經典。
可毫無疑問,道家也是奉《周易》為尊的。那道家是不是也是天道?
如果道家是邪門歪道,那孔子求學於老子又成什麼了?
這就是思想領域的邏輯辯論關係。
玩這個,張採等人門都沒摸清。
儘管南京諸人已經很重視劉宗周了,但還是沒想到,這場論戰會如此一邊倒。
他們甚至還沒有對劉宗周發起挑戰,就被劉宗周的弟子一一擊敗。
明知道黃宗羲所言,早已超脫儒家經義的範疇,但張採等人依舊無計可施。
因為黃宗羲佔據了更高的制高點————天地大道。
你說儒家學說為天道,難道這天地執行、萬民福祉不是天道?
無論哪個士人都不敢否認這個,除非想要自絕於天下。
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灰心喪氣,陳子龍便是意外。
當初他就很認同劉宗周的學說,很反對張採等人的主張。今日在這船上,聽了黃宗羲長篇大論,著實獲益良多,同樣也有很多不解。
“太沖兄,君言實用為道,然則我儒學經義,如何實用?小弟愚鈍,埋首苦學多年,此惑不解,畢生為憾。”
不少人為之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