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務虛不務實(第1/3頁)
章節報錯
連張溥這個賦閒在家的都知道山東劇變了,南京官場的大佬自然訊息更快。
平素無所事事、悠哉悠哉的官老爺們迅速聚集在了一起,商討對策。
“傅大人,鄭大人,情況如此,該當何解?”
禮部尚書李孫宸只把目光盯著傅振商和鄭三俊。
因為這兩人是東林黨,而在山東謀反的那些人, 其中大部也都是東林黨。
別說李孫宸了,在場的大部分人都對傅振商和鄭三俊充滿了敵意。甚至都懷疑這兩人會不會里應外合,把南京城也給佔了。
鄭三俊氣壞了,怫然道:“都什麼時候了,咱們還不團結一心的話,大明就真的完蛋了。”
眾人訕訕,也知道草木皆兵過了頭。
總糧儲呂維琪憂心忡忡。
“如今運河斷絕,糧草無法輸往京師。不出旬月, 京師百萬人口必定要飢餓交困, 人心浮動。”
在南京當官的,顯然都是大明官場上失意者。
他們早已失去了權勢,說是混吃等死亦不為過。
結果如今碰上了這等大事,除了唏噓哀嘆,一個個全都手足無措。
謝升眼見不是辦法,看向為首之人。
“國公爺,如今朝廷危在旦夕,不知以我南京兵馬,可有良策?”
出了這麼大的事,不單單是南京六部官員,就連在南京的勳貴也全都出山了。
其中最尊貴者,毫無疑問就是魏國公徐宏基。
見謝升找到自己頭上,其他人的目光要飽含期待,徐弘基內心苦笑連連。
“謝大人,咱們也是老朋友了。無需老夫多說,南京這邊是什麼狀況,各位還不清楚嗎?”
眾人默然。
遙想嘉靖年間, 區區十幾個倭寇就曾令南京大亂, 這邊武備廢弛可見一斑。
莫說召集兵馬、協助朝廷平叛,走出南京城散不散架都是一個疑問。
就在眾人商討無果的時候,張溥到了。
雖然他沒有任何官身,只是一介草民。可他的名氣太大了,無人敢於輕視。
“諸位大人,大明江山危在旦夕、傾覆在即,如何安然閒坐,卻不奮發而起?至我皇於困局之中,豈是為臣之道?”
見張溥一上來就咄咄逼人,眾人頗為惱火。
誠意伯劉孔昭譏諷道:“西銘先生名震天下,雖遠在鄉野,然左右朝政亦不在話下。不如請先生登高一呼,召集仁人志士,護駕保國,理應一如反掌。“
張溥不見羞惱,反而面容堅毅。
“吾正有此意,諸位可願相隨。普天之下, 仁人志士無窮無盡。人人拾柴, 雖抱薪之火亦能燎原。區區山東左逆, 洪流大勢之下, 覆滅也只在旦夕。”
眾人聽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