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衡虛驚一場。

黃臺吉對大同沒什麼興趣。

更確切地說,黃臺吉怕和另一路相隔太遠,被明朝找到機會。

因此在劫掠了宣府鎮,取得了足夠的糧草補給之後,黃臺吉立刻回師,和左翼合兵一處,再次撲向京師。

這一天已經是十二月十五,黃臺吉得到情報,滿桂率領四萬大軍出城了。

從初一到十五,足足半個月的時間,明廷始終對後金的行動置若罔聞,不動一兵一卒。

明廷在幹嘛呢?

在上演一出出的鬧劇。

首先是在通州的孫承宗,本來後勤部長做的好好的,局勢也在好轉。

突然之間,天降霹靂,袁崇煥入獄,祖大壽帶著一萬五千大軍跑路了。

這一下老孫就從後方變成了前線,不得不焦頭爛額地平事。

當務之急,就是拉回祖大壽。

因為這是目前唯一一支能打的軍隊。

如果讓祖大壽回了關外,那明朝上下就只能瞪眼乾看著後金如入無人之境了。

孫承宗來來回回派人勸了好幾回,祖大壽不聽,無動於衷。

無奈之下孫承宗也生氣了,給崇禎的奏章裡也發了脾氣。

崇禎這段時間在幹嘛呢?

他很忙。

忙著給袁崇煥羅織罪名。

是的,你沒看錯,關於袁崇煥的罪過,基本上都是誣陷的,而且還是這位皇帝陛下親自動的手。

十二月初五這天,江西道御史高捷的奏書裡,將崇禎為何這麼做的動機說的清清楚楚。

【皇上赫然震怒,下督師袁崇煥於獄,輦下嘖嘖萬口誦聖明英斷,踵武肅皇,國法振而內患除矣】

翻譯成普通話就是,袁崇煥居然讓陛下震怒,真是大逆不道。

說穿了就是,後金打到京師城下這件事,讓崇禎做著的聖君臨朝、舉國稱頌的美夢被打醒了,大巴掌還賊疼。

皇帝丟了面子,羞憤難當,因此恨上了袁崇煥。

這也是前面左夢庚判斷,後金越過薊州,袁崇煥必死無疑的原因。

雖然皇帝是因為丟了面子對袁崇煥恨之入骨,但要想殺袁崇煥,顯然需要正當理由。

沒有怎麼辦?

編。

十二月十一,山西人張思棟帶著火摺子進了倉儲要地,被巡城御史史範抓獲。

經過審訊,張思棟稱自己是受到袁崇煥家人周彪指使,倉場尚書孫居相旁聽作證。

崇禎立刻讓錦衣衛接管,調查真相。

這有什麼好調查的?

袁崇煥一個廣東人,要火燒倉場這麼大的事,為啥要去找一個山西人來做?

呵呵,又是山西人。

不得不說,這背後的陰謀味道不要太濃。

值得一提的是,祖大壽是在袁崇煥被逮之後的第三天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