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等了崇禎一天,想要讓崇禎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行為。

奈何朱家人別的方面或許差點,但是在固執方面那是祖傳的。

祖大壽等到第三天,見崇禎沒有更改的意圖,於是便走了。

崇禎既然選擇了固執,為了維護權威,那自然就要固執到底。

你以為沒有了你們關寧軍,朕就不能打仗了?

你們好好看看,朕是怎麼幹翻後金的。

於是崇禎開始讓群臣獻策,但是這個獻策嘛……

說實話,又一次打了他的臉。

原兵部員外郎寧承熙上了摺子,一同統計了五點,把朝廷的窘境披露無遺。

第一,城池修的不足,難守;

第二,士兵不敢打;

第三,早不知道怎麼打,晚上也不敢打;

第四,事權不統一;

第五點最簡單也最無解,沒錢。

這些都是實際情況,好懸沒讓崇禎一口老血吐出來。

鬱悶時刻,妖孽來了。

京營戎政兵部右侍郎劉之綸充分展現了禍國殃民的本色。

他跟崇禎說,“陛下啊,我呢,什麼都不會……”

你什麼都不會,你就老實待著行不?

“但是呢,我認識有本事的人,他們會製造單輪火車、偏廂車、獸車,挖空木頭做成西洋大炮,不使用者部的錢。只要你給我一萬兵,我就打後金。”

崇禎一聽,大喜過望。

這不要錢還能去打仗的臣子,上哪兒找去啊。

他就不想想,這木頭做的西洋大炮,能打仗嗎?

劉之綸不但用這些話博得了崇禎的賞識,還把一個人推薦給了崇禎。

如果說宋徽宗有郭京,那麼明思宗同學也有申甫。

這申甫是個什麼貨色呢?

此人原本是個雲南混混,天啟年間做了和尚,在河南、山東到處亂跑,最終在潁州大俠劉廷傳處做了門客。

劉廷傳門下有幾百個食客,都喜歡談論兵法(吹牛逼),但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吹得過)申甫。

劉廷傳就覺著申甫是個大才,然後資助他去了京師。

申甫多次拜見朝廷公卿,向他們介紹自己學到的兵法。可公卿們又不傻,怎麼會將他當成一回事。

這一次後金入寇,崇禎慌了神,劉之綸趁機邀名,覺著是個機會,就把申甫推薦給了崇禎。

崇禎病急亂投醫,立刻召見了申甫。

申甫也沒說自己有什麼本事,其實是根本沒本事。反正就不停磕頭,然後大喊大叫。

“我沒有什麼才能,願意以死效忠陛下。”

崇禎當場就授予申甫為京營副總兵……

你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