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整整五天,程麥香才算理出了個頭緒。

在回門的當天下午,程麥香就跟林嘉餘來到縣裡,找到了宋書記,表示願意花錢租下糕點廠這處廢棄的廠房。

這處廠房放著也是白放著,有人肯花錢租用,自然再好不過,再加上宋書記又願意幫她,還特意給了她個優惠價,一年只要了四千塊的租金。

程麥香大喜過望,直接簽了五年的合約,付了一年的租金,這處廠房就歸了製衣坊了。

從城裡回來的當天,程麥香就託程麥青在村裡僱了幾十個人,去廠房裡打掃衛生,本來製衣坊的人也想去幫忙,可生產任務實在不輕,程麥香直接拒絕了。

程麥香出了一天一塊錢的價,這個價錢可不低,此時又不是農忙時節,村子人大多都在閒著,好不容易有這麼個掙錢的差事,紛紛都湧了過來,最後程麥青選了五十個人,只花了一天時間便把廠房從裡到外,打掃了乾乾淨淨。

程麥香又花了整整兩天時間,把廠區進行了詳細地劃分,規劃出了生產區和倉庫區,生產區內又隔出了檢驗區,而倉庫區又劃分為原材料區和成品區,還特意留出了不合格品放置區,又用小隔板隔出了現場辦公區域。

至於那五間辦公室,程麥香初步規劃為廠長辦公室、供銷科辦公室、生產部辦公室、財務部辦公室,外加一個保安室。

至於裡面的辦公桌和檔案櫃儘管樣式老舊,可還是能用的,程麥香保留了下來,又找人定製了五塊小牌子,掛在了五個辦公室門上。

“嘉餘,這就是我初步做好的工作計劃,你看看有什麼需要新增的。”

林嘉餘接過程麥香遞來的一張寫著密密麻麻小字的紙張,深深嘆了口氣。

這五天來,小媳婦沒日沒夜地忙活,連縣裡都沒法回去,他只得陪她住在雙水村,一併跟她忙裡忙外,這好不容易五天了,總算初步理出個頭緒來,他本想著讓她好好歇一下,兩人再商量下一步計劃。

可是沒想到,小媳婦卻跟打了雞血一樣,硬是又跟他討論了整整一晚上的時間,把詳細的工作計劃制定了出來。

林嘉餘現在都有些恨這個製衣坊了,人家都說新婚燕爾,如膠似漆,難分難捨,可他就沒覺得自己有這好事,好不容易纏了小媳婦三天,結果製衣坊一到,他就要靠邊站。

哎,命苦啊!

林嘉餘瞧了瞧手上的計劃書,強壓下了想一把撕碎了的衝動,開始仔細地讀了起來。

讀著讀著,林嘉餘忘記了方才咬牙切齒的痛恨,漸漸地沉浸在兩人對製衣坊未來的發展中。

程麥香的這份計劃書,基本上把方才兩人討論的話題都囊括進去了,從規模擴張、部門劃分、職能責任、人員招聘和績效評定等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劃。

年終程麥香拿到的兩萬多塊分紅,她個人只留下了三千塊,算是她和林嘉餘的共同財產,再除去租廠房的四千塊,她手頭約莫還有一萬五千多塊,她打算全部投入到新廠的擴建上。

首先,兩人打算初步添置七十臺縫紉機,加上原有的三十臺,一共有一百臺縫紉機,這樣一來,產能就擴大了兩倍多。

但是規模一擴大,管理的改善自然要提上日程,原本那種只有十幾人小作坊式的管理勢必不能適應目前的大規模量產。

“嘉餘,你看我畫的製衣坊部門架構圖怎麼樣,還需不需要進行更改?”

程麥香湊在林嘉餘的臉邊,輕輕地問著,她口中噴出的芬芳香氣,讓林嘉餘不禁又是一陣心猿意馬。

林嘉餘狠狠鎮定了一下心神,仔細看小媳婦畫在紙上的那個框架圖,最上面的是廠長兩個字,從這兩個字下化了幾條線,分別寫著生產部、質量部、供銷部、財務部、倉儲部,生產部又分出了兩條三條直線,分別是刺繡車間、服裝一車間、服裝二車間。

其實,按照林嘉餘的建議,手帕的利潤率雖然不比服裝低,可到底效率低下,在盈利方面不比服裝,索性藉著這次製衣坊擴張,把這個部門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