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新廠的規劃(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程麥香卻不同意,畢竟做刺繡的這些女工,也是從製衣坊一開張便跟著自己做,如果僅僅是因為刺繡不如服裝賺錢,便要裁掉,那真的會寒了她們的心。
沒法子,林嘉餘又給她出了個主意,可以單獨給刺繡車間分配幾架縫紉機,讓她們用縫紉機來繡,畢竟小媳婦給她們設計的那些圖案還是很不錯的,即使用縫紉機來做,也不會少了顧客。
程麥香同意了他這個方案,畢竟過去手帕掙錢少,可刺繡女工的付出不比這些做服裝的人少,再加上刺繡人數少,程麥香每個月都會單獨拿出一筆錢來補貼給她們,其他女工也不多說什麼,可日後生產規模一旦擴大,這個模式就不能再繼續下去,林嘉餘的這個建議倒是正合她心意。
“嗯,你在生產部設定了一個經理,又在各車間設立了一個車間主任,負責管理這個車間,另外供銷部、倉儲部和財務部各設兩人,再加上廠長,這樣廠子裡的管理人員至少有十一人了,管理人員的佔比在百分之十左右,可以,還是很合理的。”
林嘉餘輕輕點著紙上的架構圖,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這些位子上的人,可都想好了?”
“嗯,都想好了。”
這一年半來,程麥香對製衣坊的人都已經熟悉到了如同家人,每個人的脾性和特長也都摸了個一清二楚,什麼人適合做什麼事她已經很確定了。
“不過現在這些還都可以往後放一放,最重要的是人員招聘和縫紉機的購置,這才是頂頂要緊的。”
程麥香一想到這個,整個人就心急如焚,招聘的事她託給了程母和製衣坊,有了去年招聘的經驗,不需要她在場壓陣,程母和製衣坊的女工就可以做的很好了。
至於縫紉機的購置,不出兩人所料,衛凌誠那邊又二話不說,把這個差事攬了過去,不過這次兩人需要的數量太多,衛凌誠那邊回覆說,至少要四個月,他才能湊齊他們需要的數量。
四個月,這也算是不錯了,如果按照這個年代的做事效率,就算是依靠老李那邊的“黑市”門路,至少也要半年以上才行。
“那以後的運輸靠誰呢,還是依靠雙水村的那臺拖拉機?”
林嘉餘又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製衣坊目前的運輸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把服裝送到縣供銷社,二是把服裝送到縣郵局,然後走郵政的路子,把服裝寄送到廣市,都是程母帶著服裝用雙水村的拖拉機送過去的。
不過次數不多,一個月不過送個幾次,可日後若是產量大起來,光憑村裡的拖拉機是不成的,畢竟拖拉機是為村裡耕地服務的,不可能二十四小時供應制衣坊。
“我跟宋書記說好了,我這邊出錢,讓他想辦法給製衣坊買臺二手拖拉機,就是專門用來給製衣坊跑運輸,到時再從村裡招個司機,我估摸著就差不多了,如果有忙不過來的,就借用村子裡的幫幫忙,想來應該是可以的。”
林嘉餘見她想得很周到,不禁由衷地稱讚道,“我媳婦就是厲害,做什麼都是面面俱到,絕不拉下一個環節。”
程麥香把臉一抬,驕傲的說,“那是,你也不看看你媳婦多能幹,擺平這點事是分分鐘的事。”
在明亮的燈光下,程麥香原本就白皙的肌膚顯得越發細嫩,小嘴上閃著紅潤的光澤,活似一顆鮮活的櫻桃。
林嘉餘再也忍耐不住,一把把她抱在懷裡,幾天狠狠地壓在炕上,二話不說嘴就堵了上去。
“呃,我還沒跟你說完呢……”
“我們有一夜的時間呢,你想說什麼都行。”
“林嘉餘,你這個大壞蛋,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