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1)(第1/2頁)
章節報錯
靖國以門閥制行天下,權利高度集中在貴族官僚手中,時有李氏、袁氏、曹氏、扶氏最為顯赫,其中李氏尤甚。
官職被上層人士壟斷,下層人士基本無出仕之可能,自然引起一些下層有識之士的不滿。這些不滿門閥制的人,成為了後來靖末農民起義的“領頭羊”。
秦氏就是此時衍生出來的新家族。
秦氏先祖驍勇善戰,善於識才任人,在眾多農民領袖中一騎絕塵,帶領秦氏家族走上了權利的頂峰——南瑭立國。
而李氏正是朝代轉接之時,承當傳璽奉紱的重要角色。所以李氏的尊貴得以在新朝延續。
李恪正是李氏的嫡系後人,他在南瑭第三代皇帝下出任御史大夫。
秦書繼位後,太后為了安撫人心,加拜他為太常博士。李氏旁支亦有品階者不在少數。
太后攝政,眼看右丞黨一黨獨大,風頭漸盛,更有王城黨勢力抬頭,李恪自然也不會示弱,他走向結黨比周之路是遲早的事情。
李景則的婚事只是首個犧牲品。
李恪倒不覺有多大的犧牲,只覺李家娶醜女為妻有傷雅緻而已。但在李景則眼中,這卻是一樁讓他顏面掃地的婚事。
李景則身高七尺八寸,相貌端方大氣,再有書墨加持,令他脫俗出眾。
上京人美稱曰:“蕭蕭肅肅李公子。”
他一向以此為傲,甚至說過:“相貌醜陋乃原罪。”的話,並表示決不與相貌鄙陋者交遊,不娶面目可憎者為妻。
這樣的話只有李公子敢說能說,但這樣的話也激起眾憤。畢竟大部分人的面貌都只是過得去,更有甚者,只是徒具人形。
李景則根本不在意這些人是怎麼想他、怎麼評價他的,他只管貫徹他“道不同不相為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二者並行不悖的宗旨。
反正他們也不能拿他怎麼樣,甚至有人就是喜歡他的偏執勁,將他當做榜樣。
與許家醜女聯姻就意味著他自毀初心、言而無信,意味著他一直以來奉為教條的思想在坍塌毀滅。
李景則為此在李府堂前長跪不起,再三表示“自己寧願永不出仕,也不要娶許家女為妻。”
李恪冷冷回絕:“除非你或死或殘,否則絕不可能解除與許家的關係。”
這也正是李景則心中為自己走投無路時做的打算。
李景則慘然冷笑,自冰藍色的廣袖中抽出了刀。
既然為之一死不值,他自殘一臂便是。
正當他下定決心,操刀而起的時候,一抹白色的身影出手攔住了他。
“終會有方法可尋,公子何必如此。”
樂廣溫柔的眉眼間帶著善意的笑,溫吞的話如春風拂過耳梢,給人以歲月靜好之感。
李景則再見樂廣,心裡生出慚愧。因他覺得此事必成自己人生的汙點,如此一來,他再強求與此人引為知己,難免會自慚形穢。
“我第一次見公子,即想以誠心相待。瞭解漸深,更想與爾結珠玉之交。今日我已汙名纏身,實在有負本心。”李景則頹唐道。
“無妨,我知你美意。”
樂廣伸出的手一直不見李景則有起身的意思,遂緩緩抽回。
“我心向山林,不願為俗務纏身,如此一來,已不能獨善其身。”
“身逢此世,我亦不能倖免。”
樂廣負手遠眺。
“只是早晚而已。”
他莞爾一笑。
“況且,公子也並非是有違信仰,何需一蹶不振。”
李景則不語,但他放下了手中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