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新任(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曹丕也沒說什麼,示意黃襄繼續。
黃襄清了清嗓子,道:“陳尚書之計策,自然是好的,不過,既然是人,那肯定有不妥之處就,大王或可如此,地方只選拔官如若世家之人擔任,其家族必須放棄至少一半土地,並且嫡系遷入鄴城。”
曹丕愣了一下,這個辦法也不是不行,但是有個問題,就是。
“仲禮憑什麼覺得,這些個世家能夠放棄他們耐以生存的能力,要知道,土體越多財富也就越多,家族自然也就越強大。”
黃襄贊同的點點頭,旁的不說,就衝他老爹和兄長的所作所為就可以看到,一個勁兒的想方設法擴大自己土地,要不是黃襄壓著,他兄長都想要上天了。
不過,黃襄自然有他的說法。
“大王所言極是,尚書令有些想當然了,臣以為,尚書令今晚或許會去和幾大世家商議此事。當然,臣有一計策,謂之錢莊?”
曹丕此時的表情大約就是一臉懵、幾何懵、總之各種懵,不過還好他沒破口大罵,只是示意黃襄繼續。
“臣之所言錢莊,和普通錢莊不一樣,臣的錢莊,不管誰向裡面存錢,都不收取保管費用,相反,臣還要給他們利息。”
“嘶…”曹丕吸了一口氣。
道:“這樣豈不是虧死?”
嗯,當時的人這樣認為,沒毛病。
黃襄笑著搖搖頭,說道:“不會虧,雖說給他們利錢確實是在付出,但是,一旦有人資金週轉不過來的時候,這個錢莊自然也是可以借錢給他的,不過這利錢嘛,也是要有的。這一去一來,這錢莊不就掙到錢了?”
看著曹丕有些心動,黃襄又說了一句。
“最重要的是,世家之人的所有錢都在大王的手中握著,他們還能翻出什麼花樣來?”
曹丕聽完,狠狠的點了點頭。
五日後。
這是曹丕做魏王以來的一次重大朝會,內容是第一次朝會,除開確實來不了的,基本上都來了。
自然而然的,在各地長官做完政績報告之後,尚書令陳群馬上提出了昨晚向曹丕提出的想法,引起朝中一片震動。
但是,這裡面有部分人還是老神在在,顯然,陳群是和他們透過氣了的,而這一點,讓曹丕多心了。
畢竟,昨晚黃襄提到過陳群會去想辦法逼宮。
其實黃襄並沒有這麼說,只是曹丕先入為主的想到,陳群聯合一群人說出這個決定之後就就是像拉一群人逼宮。
實際上,陳群是為了讓幾大有話語權的世家們先知道,方便支援曹丕。
這就是,同樣的事情,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就不一樣了。
於是,聽完陳群再一次的詳細講解之後,曹丕平靜的說道:“長文所言,倒也不是不行,不過,孤決定,考舉和九品官人法並行,凡是一郡之中正官,其家族必須全員落戶鄴城,放棄大部分土地。”
好傢伙,黃襄只是說家族嫡系,曹丕到好,想著一網打盡了。
這下子,群臣面露難色了,本來麼,大家夥兒是準備支援曹丕的,然而這樣一來,就沒人敢說話支援曹丕了。
還是陳群站了出來吧緩緩說道:“大王,土體,乃是各家的私產,大王不能罔顧律法啊。”意思就是說您能不能別整這些么蛾子,咱們好好的行嗎。
這種話,讓曹丕對陳群真的不滿意了起來。不過,現在不是針對他的時候。
於是曹丕繼續道:“孤允許他們和孤一道,建立我大魏最大的錢莊。”
看著眾人一臉茫然的樣子,曹丕笑了笑,緩緩道出了黃襄所講的內容。
讓眾人開始思索起來,沒有人是傻子,但凡解釋的很清楚的東西,這些個心思賊精的人,都會想得到裡面的道道。
一些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楊家的一位侍中說到:“大王所言,臣以為可行。”
弘農楊氏的發言,引爆了朝堂,再加上江夏黃家、河內司馬家、潁川集團集體的贊同,這一項決策,順順利利的就這麼決定了,至於能不能完善的實施,那就需要慢慢看了。
只見鍾繇輕輕的說道:“大漢自高祖劉邦起,迄今已有四百餘年,然,天子之不作為、甚至於親小人遠賢臣,早已失卻人心,大王當應天命,承大統。”
這是在表示,我們這些個世家,支援你,你也應當回報回報,比如,升官,就是不錯的選擇。
這就是曹丕想要一網打盡的要做出的妥協。
於是乎,呼啦啦一群人跪倒在地,齊聲說道:“還望大王應天命、承大統。”
曹丕不發一言,大步離去,徒留下這一群‘逼宮’之人,以及,似笑非笑的黃襄和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