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履霜冰至 第一章 悅來客棧(第2/3頁)
章節報錯
“哎呦,老太太,您裡邊請”說著上手攙引老太太至三人鄰桌。
噹啷一聲響,那少女將包袱丟在桌上,十分憊懶的坐下。
“沒規矩!怎麼這麼對菩薩,下次去長安禮佛我不帶你來了”
那老婦人責備少女嫌她顯露財貨,忙示意包袱裡是佛像,可包袱縫隙裡卻露出金銀珠寶,被眼尖的堂倌瞥見。
那老太太自是不知堂倌雙目能明察秋毫,轉頭對堂倌問道:“店家,都有什麼吃的,我老太太不常出遠門。”
瞥到金銀,堂倌喜笑顏開,對老婦人也更加畢恭畢敬。
說道:“回老太太話,我家的玉面不錯,晶瑩透亮,口感膩滑。老太太可吃葷腥嗎?小店還有普集燒雞,十里八鄉可是一絕;泡泡油糕,色澤金黃,焦香四溢;西鳳酒,甘潤挺爽,尾淨悠長。”
一邊說一邊給二位倒茶,道:“老太太這可是我們這裡有名的茯茶,回甘綿滑,解膩祛溼,二位嚐嚐。”
老婦人道:“呵呵,老身信佛,不沾葷腥,就來三碗玉面吧。”
堂倌聞言向後廚喊道:“得嘞,後面的,三碗玉面,一碗切軟,不要葷腥嘞。”
切面怎麼能切軟呢,這話是說給老太太聽的,想是老太太牙口不好,哄的她開心,好賺取她金銀。
客店中人越來越多,一支插著三江鏢局旗子的鏢隊押送幾口大木箱來此吃飯,也不進店,只要了簡單飯食便在外面坐著木箱鏢車吃飯聊天。
他們嘰裡咕嚕的,你一言我一語聊的什麼聽不清楚。
只聽見什麼“兵敗南詔””楊國忠為鮮于仲通遮醜“和“高仙芝”“怛羅斯城”之類的詞語,言語之間對邊關連年作戰頗有微詞,想他們是前往邊關走鏢的鏢師,直在那裡叫苦。
“店家,店家”說話的人是一個約莫二十來歲,儒生打扮的男子,腰間卻繫著一把長劍。
“來嘞,客官您裡邊請”堂倌忙應道,上前接引著儒生坐至竹伯三人一桌。
對四人說道:“客官見諒,只因小店蓬門蓽戶,此時也正值飯時,您四位就將就一下。”
“這……”儒生正在犯難。
卻聽得竹伯道:“不妨事,先生請坐,昔太史公曾言: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我家夫人家學淵源,不必介懷。”
聞此,鄭萍先是一愣,想到竹伯平日裡素來有禮,二人雖是主僕稱謂,但兩人實則與叔侄一般。
現在為何這般唐突,畢竟男女有別,恐人非議,但旋即好像明白了什麼。
隨後道:“是啊是啊,小先生請坐,不必拘泥虛禮,家父曾教導我,在外遇到遊學士子與人方便,學而不厭。”
聽到這,儒生也便不再推辭,向三位施了禮,就坐在此處,點了些簡單飯食,便讓堂倌下去了。
堂倌正要走,聽到少女苦悶的問老婦人“奶奶,此去長安還有多少路程啊?”
那女孩生的眉清目秀,頗為可愛,但似乎苦於顛簸,一臉煩悶。
想到之前噹啷一聲,堂倌道:“回小姐的話,出了門一路朝東約半日才到咸陽渡口。”
頓了頓又說“過了咸陽渡口大約再行半日才能看到長安城牆,而且到咸陽渡口還不知多久才能過渭河。二位可還要些什麼嘛?”
“啊!還要走那麼久啊”少女抱怨道。
堂倌忙道:“是啊是啊,此去還有剪徑強盜,在官道上專做殺人越貨,沒有本錢的買賣。二位沒有人相護佑嗎?要不在本店歇息一宿,一來解解舟車勞頓,二來我們幫二位請位鏢師,護得二位周全。”
聞此老太太擺擺手“不了不了,孩子她爹就在外面,你下去忙吧。”
老太太只道是店家圖她們包袱中的銀錢,故而誇大其詞,唬的她們在此投宿。
想著朗朗乾坤,大唐盛世,何至於在官道上有剪徑強盜?
況且這裡臨近天子腳下,何至於有匪患?
一會,門口出現一中年男子大腹便便的走至老太太桌坐下,叫了堂倌,添了些酒菜。想來是老太太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