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履霜冰至 第一章 悅來客棧(第1/3頁)
章節報錯
天寶十年,夏秋之交。
一老者駕馬車在官道疾馳而過。
“小姐,前面就是悅來客棧了,顛簸一上午我們去那裡歇歇腳吧。”說話的是駕馬車的老者。
那老者雖兩鬢斑白,約莫花甲之年,但衣著簡潔、精神矍鑠,聲音也頗為洪亮。
老者名叫竹伯,是范陽郡北竹幫的幫主,多行俠義,是早已成名的武林名宿。
車中傳出一女子聲音應道:“好,此去長安還有些路程,不急一時。”
聞聲,此人中氣十足,被竹伯稱為小姐,此人想必大有來頭。
馬車中一共兩人,答話的女子名叫鄭萍,約莫三四十歲,十五年前是美名遠播的俠女,如今是太白劍派的創派掌門。
但太白開派不過十餘年,行事低調,是以不為江湖上所知,只道關中女俠鄭萍退隱江湖了。
另有一名十七八歲的少年,名叫蕭元鼎,是長安梧桐山莊莊主之子。
長的孔武有力,面色黝黑,想是常年習武,風吹日曬所致,而此番前往長安正是他從太白劍派學藝歸來。
鄭萍應完竹伯的話,允准了在悅來客棧停留,自己和少年在車上顛了一半天,他應該早就想坐穩踩實了。
轉頭對蕭元鼎道:“元鼎,我們去前面悅來客棧歇歇吧。話說你離家都有十年了吧。這麼多年不曾回家,哎,你父親心也太狠了。”
“嗯,我們就去前面歇歇吧,師姑,我都忘記離家多久了,以前的事還是沒有印象,我好像有個姐姐,其他的都想不起來了。”
蕭元鼎並不抬頭,一邊應著鄭萍的話,一邊雕刻著一支手杖。
“還是想不起來嗎?你是有個姐姐,也是你父親狠心,小小年紀就把你送來習武。馬車顛簸,你這手杖刻的竟還如此形象。”
鄭萍知以前蕭元鼎曾與竹伯學習工匠活,也做些物什,但不想他技藝如此精湛。
蕭元鼎回道:“竹爺爺照顧我這麼久,如今就要分別,我刻個手杖送給竹爺爺當做兵器。”
那手杖刻的是一截竹子,頂端還雕飾一隻蝸牛,材質非金非木,不似凡品,通體碧綠,猶如翠玉,但卻質地堅韌。
竹伯聽見蕭元鼎做禮物送給自己,打趣道:“算臭小子你終於開竅懂事了,不枉老頭子我給你送飯送水,端屎端尿。”
原來半年前蕭元鼎與他師父在山巔習武,失足跌落太白山崖,幸得一崖松橫枝攔腰掛住,才不至粉身碎骨、肝腦塗地,但是全身骨折、筋脈盡斷恐難以活命。
好在他師父精通醫術、交友廣博,遍訪名山隱士,竟得來起死回生的妙法,把必死之人救活過來,醒來後只能床上靜養,卻行動不得,幸竹伯來訪,照顧蕭元鼎痊癒。
而經此之後,以前的事蕭元鼎也盡乎忘的乾淨。
“籲——”竹伯停了馬,對馬車中二人道:“小姐,元鼎我們到悅來客棧了。”
這客棧地處官道要衝,往來都是走鏢的、經商的、給官家送塘報的。也是十里八鄉唯一的客店,飯食也好,東來的、西去的,熙熙攘攘,都會在此駐足歇腳,故而生意頗佳。
待二人下車後,竹伯將韁繩交與小二,並囑託道:“店家,我等行路至此,只歇歇腳就走,好的飯食拿些上來,你且將馬牽下去喂好,錢一會一併結你。”
小二一邊應竹伯的話,一邊接過韁繩,轉頭對裡面人喊道:“來客三位,好吃好喝好招待嘞。”
話畢,裡面走來一個堂倌引著三人在大堂一處八仙桌坐定。
堂倌見三人坐定問道:“三位吃些什麼?小店的玉面,普集燒雞,泡泡油糕都很好吃,三位可嘗一嘗?”
竹伯應了一聲,叮囑把馬喂好,便讓他下去了。
不久飯食就上齊了。
時間正值中午,官道上的路人盡乎都得在此處歇腳,店中客人也漸漸多了起來,能落座的空桌僅剩竹伯鄭萍蕭元鼎三人的鄰桌了。
“店家,店家”,尋聲看去一名少女摻著一位老婦人。
老婦人一邊走,一邊示意店家招呼。
少女雙肩均揹著包袱,看樣子包袱頗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