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難度(第2/4頁)
章節報錯
當然這也不免會造成浪費。
如果是平時,高典是不會採用這種方式,他一般會在頭一天就將其浸泡好,第二天直接使用。
現在比賽,不可能自帶食材,高典也沒有辦法,只能從頭製作。
至於浪費,也就浪費一些好了。
九妙包子,高典也知道其做法。
在老師留下的菜譜中,有這道麵點,其做法都很詳細的標註出來。
作為老師留下的麵點中,最好的幾道麵點之一,高典自然學習過。
不過由於九妙包子的難度太高,高典只是勉強學會,做的還不太好。
不然的話,這次比賽他計劃中的麵點,可就要增加一道了。
九妙包子就是一個包子裡面,九種餡料,每種餡料都是分開的,單獨吃有單獨吃的味道,合起來吃又有不同的風味。
這道麵點,也被人稱為永遠吃不夠的包子。
因為每一口,你都不知道會是什麼味道,或許每一口的味道,都是不一樣的。
當然這是當年魏老爺子在世時,才能達到的效果。
只有他才能將這道麵點做到極致,能夠產生口口不同味的感覺。
後來人學做,都達不到他的那種程度。
這其中的重點,就是九種餡料之間的平衡。
九種餡料,並不是九種食材,每種餡料由複數食材混合而成的,九種餡料的食材加起來,有二三十種。
這麼多種食材,烹飪起來的難度可想而知。
要知道,食材越多,烹飪難度也就越大。
這九種餡料中,每一種餡料製作難度都不大,甚至有些簡單,調味也不復雜。
可是每種餡料之間的平衡,卻是極其難以把握的。
即便是同種食材,因為產地的氣候、溫度、溼度、光照等不同,其味道也有差別。更甚即便是同產地的食材,因為每年的氣候不同,其味道也有差別。
一種食材的差別很小,甚至都感覺不太明顯,可是二三十種食材加起來,差距可就大了。
所以想要把握好九種餡料之間的平衡,其難度極其的大。
甚至連魏老爺子,在年紀大了,精力下滑之後,也沒有再烹飪過這道麵點。
荀雲的九妙包子,自然是比不上魏老爺子的,真要是魏老爺子當年做的九妙包子,那麼不用說,冠軍肯定是他的。
即便遠遠不如魏老爺子做的九妙包子,荀雲做的九妙包子,也是不容小覷的。
出來對於內餡平衡的把握以外,其製作手法,難度也是很高的。
九妙包子的做法,和四喜蒸餃有些類似。
都是將其隔成一個個空腔,分別加入不同的餡料。
可四喜蒸餃是敞開的,餡料直接放上去就是,而九妙包子是封口的,是將內餡包在裡面的。
這樣的製作難度,可想而知。
並且,四喜蒸餃是四種餡,而九妙包子卻是九種。
因為其特殊的包法,若是不知道的,想學也學不出來。
正是因為知道九妙包子的難度,此刻高典見荀雲製作這道麵點,心裡頓時凝重起來。
若是一般的麵點,他或許還沒有這麼在意。
可是九妙包子……就不得不讓他在意了。
很快,高典收回目光,不再去想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