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第二天,今天是高典爺爺八十大壽的正席。

清早一大家人就起來了,開始忙碌準備著,老師傅帶著他的徒弟也來的很早。

幾乎天矇矇亮的時候,踏著露氣便來了。

在農村做宴席可不容易,需要很早就來,而且工作量很大。

縱然很多事都有幫忙的來做,可工作量依舊不小。

三個人做,人手是不夠的,好在兩個小夥子年輕力壯,而老師傅也有意鍛鍊兩人,所以並沒有帶多的人來。

到了地方,就開始準備處理各種食材。

有些東西,是昨天就已經做好了的,今天拿出來再回個鍋,或者加入調料烹飪。

老師傅那邊三人忙碌著,這邊高典也在忙碌。

他同樣來的很早。

許孔傑睡眼惺忪,他很少起來這麼早的,可是今天還沒睡醒,就被高冉敲門叫了起來。

他到的時候,高典已經開始揉麵了。

他要做幾百個壽桃,工作量不小。主要是這些基本上都是他一個人做,其他人幫不上什麼忙。

本來高典母親說幫他揉麵的,可是被高典拒絕。

這是幾百個壽桃,而不是幾百個饅頭。

做饅頭的工作量要小很多,畢竟饅頭塑形簡單,也不用上色。

可是壽桃不同,不僅塑形困難,還要上色。

好在昨天高典已經知道怎麼做。

時間慢慢過去,幫忙的人也陸陸續續到來。

他們一到,主人家這邊就招呼著大家吃早飯。

早飯是老師傅的一個徒弟炒的菜,弄的比較簡單。

大家也不介意,早飯本來也吃不了太好。

這是習俗的不同了。

有的地方,早上也是席,從一大早開始,就吃的很好。

可是高典這裡不同,他們這裡早上不是席,只是隨便吃點,到中午的時候,才是正席。

所有的準備,其實就是為了中午這一頓,至於晚上,也是好不上中午的。

但是有些地方,晚上吃的比中午還好。

習俗這東西,只能說地方不同,文化不同。

吃過早飯,幫忙的開始逐漸忙碌起來。

昨天算是比較輕鬆的,因為昨天的時候,只是處理一些食材,其餘的沒有太多的活。

但是今天不同,今天就要忙碌許多。

切菜剝蒜都是最基本的,昨天搬過來的桌椅板凳,是堆放在一起的,現在要把這些桌子板凳一張張的擺好。

這個活不想看著這麼簡單,中間還有許多需要考慮到的地方。

比如說,桌子與桌子之間的空隙需要留到足夠大,同時要把這麼多桌子放下去。

在留出空隙的同時,還要考慮待會端菜的路線。

一般來說,端菜是兩個人一起合作,一個人端著托盤,一個人把菜放到桌子上。兩個人,要負責幾桌。

那麼從出菜的地方,怎麼走最近,怎麼走最好,這是在安排桌子的時候,就要考慮到的。

洗碗洗菜,是女性的工作,昨天已經洗了大部分,但是還一些碗需要洗過。

光是洗碗就需要四五個人。

至於這個時候的主人家,看似不用怎麼幹活,實際上確實最忙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