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饅頭(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典低著頭道:“老師,我沒有好高騖遠,我只是不想浪費,我想著這些麵條我可以帶回去吃。”
關於外掛的事,高典沒有說出來,只能用這麼一個藉口。其實也不全是藉口,他確實怕浪費。
魏連章聞言,心知自己錯怪了高典,說到:“對不起,是老師錯了。”
高典有些驚訝的看著魏老爺子,他沒有想到,老爺子居然如此果斷的就道歉。
高典可是查過魏老爺子的一些資訊,知道魏老爺子的身份,可以說魏老爺子就是麵點界的大佬。
這樣一位大佬,居然會給自己道歉。
魏連章卻不覺得道歉有什麼不對,做錯了就得認錯,該道歉就得道歉,這沒什麼可恥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老師沒事的,您不用道歉。”高典緊忙說到。
“是我錯了,我就應該道歉。小高,珍惜食物是美德,這點老師我必須要表揚你。”魏連章說到。
聽到這話,高典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哪裡是珍惜食物,他主要是因為窮。
“不過,你這麵糰不行,這麵條做出來也是不行的,麵條對於你來說,還遠了點兒。”魏連章說到。
“是,老師。”高典應了聲。
魏連章想了想說道:“這樣吧,這些麵糰浪費了確實可惜,做麵條不行,不過做饅頭的話,還算勉強,至少比麵條好吃些。我教你怎麼做饅頭。”
高典聞言,心裡一喜,說到:“謝謝老師。”
他確實開心,這算是他學到的第一個麵點了。
魏連章走到自己揉的麵糰前,按了按麵糰,瞭解麵糰的狀態,輕輕點點頭。隨後,他將麵糰放在案板上再度揉起來,說到:“饅頭算是最簡單的麵點了。”
“據說饅頭起源於三國,是諸葛亮發明出來的,最初的用途是拿來祭祀。我們不去追求這個說法的正確與否,總之饅頭起源很早,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食。”
“饅頭在各地的叫法也有所區別,走的地方叫饅頭,有的地方叫饃饃。一開始的饅頭是白麵無餡兒的,後來慢慢發展出玉米饅頭、紅糖饅頭等等,甚至從無餡的發展出有餡的。其中,有餡的被稱之為包子,當然有些地方仍然稱之為饅頭。”
魏連章嘴上介紹著饅頭,手上卻不停,麵糰被他揉捏成一個個白淨、均勻的饅頭粗胚。
“做饅頭其實不難,一般人家自己也可以做。可是想要把饅頭做好,也是不容易的。即便是外邊賣饅頭的,也很少有能夠真正把饅頭做好的。想要做好饅頭,最重要的有三點,揉好面,發酵足以及上汽巧。”魏連章說到。
“老師,揉好面我知道,發酵足我也能明白,可是這上汽巧是怎麼個意思?”高典問到。
魏連章解釋道:“上汽你可以理解成蒸汽上來,也就是開始正式加熱的時候。所謂上汽巧,就是把我蒸的時間。
有人覺得饅頭只需要蒸熟就行,所以為了保證饅頭蒸透,都會多蒸一會兒,其實這是不對的。你要知道,無論是什麼食物,都會有一個最佳點,饅頭亦是如此,蒸到恰到好處,才能使得饅頭的味道到達頂峰。”
高典恍然地點了點頭,隨即又問到:“老師,那怎麼才能知道饅頭是否蒸得恰到好處呢?有沒有什麼標準?”
魏連章搖搖頭道:“沒有標準,饅頭蒸多長時間全靠你自己去慢慢的試,這是因為你做的饅頭大小,和我做的饅頭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對於我來說的最佳時間,對於你來說就並非如此。當然,這點我不要求你現在做到,你後面慢慢的掌握就行。”
高典點頭道:“我明白了老師。”
“明白就行,剛才我做饅頭的步驟,你都看清楚了吧?”魏連章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