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決戰河東(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侯君集的目光與李世民一對上,竟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寒顫,後面趕來的長孫順德也打了個突,目光下意識地落在李世民手中的刀上,寢帳內分明有澹澹的血腥味飄出來。
“沒……沒事了。”侯君集垂首恭立。
李世民瞥了一眼長孫順德,澹道:“沒事就回去休息吧,明日會有一場苦戰。”說完收刀歸鞘,轉身往帥帳大步行去。
這時,兩名侍衛抬著捲成條狀的地毯從寢帳內走出來,一聲不響地往營地外走去,分明有濃稠的褐色液體從地毯裡滲出來。
侯君集目光復雜地目送著兩名侍衛消失在遠處,忽然覺得後背有點發涼,長孫順德往嘴裡灌了口酒,轉身信步行了開去。
侯君集張了張嘴,最終什麼也沒說,轉身往自己的營帳行去。盛夏的夜晚依舊炎熱,而侯君集卻覺得有一絲涼意,此時此刻的他才勐然發覺,皇上似乎跟以往有了很大的區別,讓他這個忠誠的心腹也有了陌生之意。
帥帳內,李世民拔出配刀,看著那燭光閃爍的寒芒,神情陰鬱,眼神卻有些迷茫,然後便陷入了沉思當中。
…………
一輪缺月斜掛天際,長平郡的沁水縣城,烈焰滾滾,熊熊大火燒紅了半邊天,空氣中彌著濃烈的火藥味和血腥味,城頭上到處都是殘垣碎瓦,傾塌了的城門還在燃燒中。
薛禮、苗妸、韓小云,這三員小將策馬入城,有士兵押著一名官員來到三人跟前,稟報道:“薛郎將,此人乃沁水縣令,被屬下抓獲,請將軍發落。”
薛禮即薛仁貴,如今出任鷹揚郎將一職,而苗妸和韓小云則任鷹擊郎將,作為薛禮的副手,目前三人均在李靖帳下聽令。
日前李靖派了三員小將率軍一萬取長平郡,而三員小將的表現十分搶眼,特別是作為主將的薛禮,頭腦靈活,兵法嫻熟,而且沉穩老練,小小年紀已經表現出獨當一面的將帥之才,比之當初的盧升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韓小云和苗妸也相當不俗,但跟薛仁貴一比,還是相對遜色了些許,就顯得沒那麼的搶眼了。
】
且說三員小將率著一萬齊軍從上黨郡南下殺入長平郡,連戰連捷,半個月時間便拿下了長平郡的郡治——丹川縣城,而今日拿下沁水縣後便基本控制了整個長平郡了。
此時,薛仁貴打量了一眼跪倒在跟前的沁水縣令問道:“你就是沁水縣的父母官?”
“正是何滿。”此人雖然面色灰敗,但腰桿依舊挺得筆直,而且表現得十分鎮定。
薛仁貴皺眉道:“我大齊王師既臨,你為何還要負隅頑抗?”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本官是大唐的官,守土有責!”
苗妸冷笑道:“階下囚竟然還敢嘴硬,薛郎將休得跟他羅嗦,一刀宰了事。”
薛仁貴打量了一眼面不改色的何縣令,眼中露出一絲讚賞,倒沒有把他一刀宰了,而是命人將其帶下去好生看管招待。
“何滿此人倒是挺有骨氣的,而且為人忠心,若能勸得他為我大齊所用,倒不失是個人才,苗將軍以為如何?”薛仁貴向苗妸道。
苗妸微笑道:“其實本將並非真要殺他,只是試探一下其膽量罷了。”
薛仁貴點頭道:“那就好,此處距離臨汾不遠了,本將打算奇襲臨汾,切斷李世民的糧道,想必會對總管大人有一定的助力。”
苗妸和韓小云欣喜地對視一眼,其實他們也對臨汾早有想法了,不過薛禮才是主將,再加上李靖當初只命令他們奪取長平郡,所以二人不敢擅作主張。
“那敢情好,本將早就想這麼幹了。”韓小云揮了揮拳頭道。
薛禮見苗妸也點頭表示贊同,喜道:“既然大家不謀而合,那咱們就好好地合計合計。”
三人都是十來歲的年輕小將,初生牛犢,衝勁十足,說幹就幹,立即便商量攻打臨汾城的方法。
臨汾城是臨汾郡的郡治,也是李世民大軍後勤補給的重要節點,若是將臨汾城打下,切斷李世民的補給線,絕對能要掉李世民的半條小命,不過呢,臨汾城的防禦不弱,想拿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光靠三人麾下那點兵力,只怕有點不足。
不過正所謂上兵伐謀,打仗從來都不是僅僅靠人多的,譬如李靖就極為擅長以少勝多,而薛禮、韓小云和苗妸恰好都是李靖教出來的徒弟,所以三人一商議,很快便制訂好了攻打臨汾的策略。
第二日,韓小云和苗妸各率領一百輕騎兵率先出發了,直撲臨汾下游的唐軍糧道。
負責鎮守臨汾城的正是唐將屈突通,城中有唐軍一萬人,可見李世民對臨汾城的重視。
這一日,屈突通正在臨汾城頭巡視,一騎快馬急馳入城稟報道:“稟大將軍,押運糧食的隊伍於汾水下游二十里處遭到齊軍騎兵襲擊,損失糧食五十石,損毀牛車三輛。”
屈突通大吃一驚,急忙問道:“對方騎兵有多少人?”
“不多,幾十騎左右,來去如風,一擊即走。”
屈突通聞言略鬆了口氣,看來對方只是李靖派出來破壞我軍糧道的小股遊騎而已,只需加強護送糧隊的兵力即可。
然而,屈突通很快便發現大意了,接下來的一天之內,他就收到六次運糧隊伍被襲擊的報告,可見混到唐軍後方的齊軍遊騎不止一支,雖然造成的損失不大,但也不勝其煩,大大影響了後勤的供應速度。
終於,屈突通怒了,決定花力氣將這這些可惡的齊軍遊騎掃蕩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