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邑縣城東北的汾水邊上,激越的戰鼓聲中,齊軍和唐軍展開了慘烈的大戰,但聞炮聲隆隆,沙塵瀰漫,殺聲震天,河邊的黃土地被千軍萬馬不斷地踐踏,浮土過尺,又被鮮血澆灌了一遍又一遍,形成了黑褐色的泥濘,遍地都是殘兵斷箭,屍積如山。

轟——轟——轟

齊軍陣地後方的數十門火炮不停地輪番嘶吼,狂暴的炮彈從頭頂上呼嘯而過,狠狠地砸入唐軍的陣形中,炸得人仰馬翻,血肉橫飛。

唐軍的三千玄甲鐵騎在損失了數百騎後,成功闖過了密集的炮火覆蓋,繼續以踏碎河山的氣勢一往無前地推進。

三千玄甲鐵騎是李世民花費多年心血和無數金錢打造的,是制勝的王牌,也是他最後的底牌,如今他攤牌了,孤注一擲,不成功便成仁!

玄甲鐵騎的威力堅不可摧,是無往不利的衝陣利器,任你銅牆鐵壁都得在鐵蹄下碾成齏粉。

眼看著這樣一支可怕的鐵甲怪物排山倒海而來,蘇定方不由眼皮突突亂跳,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如果是他來指揮,這個時候肯定會派出幽州鐵騎與對方的玄甲鐵騎以硬碰硬,抵消那可怕的衝勢,但是作為主帥的李靖似乎沒有這個打算,只見他面無表情地揮動令旗,一隊舉著巨盾的步兵方陣便衝了上去。

彭……

巨盾方陣與高速前進的玄甲鐵騎狠狠地撞在一起,當場四分五裂,盾碎人亡,整個方陣不到十秒便土崩瓦解了,死傷慘重。

李靖面不改色,繼續揮動令旗,又一個巨盾方陣迎著玄甲鐵衝去,彭一聲巨響,血肉橫飛,結局差不多,但這次攔住了玄甲鐵騎近半分鐘,而玄甲鐵騎的速度也進一步下降。

彭——彭——彭

玄甲鐵騎一口氣摧毀了五個巨盾方陣,速度終於完全慢下來,當撞到第六個巨盾方陣時已經有點撞不動了,作為前鋒的數十騎戰馬甚至體力不支倒地。

而這個時候,更多的巨盾方陣從四面八方圍上來,將玄甲鐵騎團團圍住,並且不緊不慢地往中間壓縮。玄甲鐵騎本來就笨重,轉向不靈活,被不斷地壓縮活動空間後,更是無法抽身,陷入了極大的困境。

這時齊軍的鉤鐮手紛紛衝上前,鋒利的鉤鐮槍從巨盾的縫隙間伸進去,專鉤馬腳,一鉤就斷。被鉤斷馬腳的鐵騎接二連三地轟然倒地,而穿著重鎧的騎士一旦落馬,連爬都爬不起來,只有被宰殺的份。

如果說張須陀的八風營是步兵的巔峰,那麼李靖所訓練的步兵就是另一座巔峰,多年來的實戰錘鍊,李靖已經把各種步兵的戰法摸爛摸熟了,並且將麾下的步兵錘鍊得爐火純青,能夠得心應手地對付各類兵種和各種戰法。

眼見勢不可擋的玄甲鐵騎竟然被困住了,蘇定方鬆了口氣之餘,心中更是折服不已。去年被高不凡派到李靖麾下聽命,蘇定方還有點不以為然的,因為李靖這人太低調了,戰功似乎也僅限於河東一帶,皇上在幽營二州搶地盤時,李靖沒份;皇上在河北擴充地盤時,李靖沒份;皇上在中原逐鹿,大戰李密和王世充時,李靖也沒份;皇上平定江南江北時,李靖同樣沒份。

所以在蘇定方看來,李靖跟徐世績相比差遠了,甚至還不如盧升,尉遲恭等人,但是經過大半年的相處,蘇定方終於見識到李靖的強大,無論面對任何敵人,面對多少倍的兵馬,李靖似乎都不憷,並且遇強越強,任何時候都穩若泰山。

這時,唐軍陣中又衝出了兩支輕騎,風馳電掣地殺來,顯然是見到玄甲鐵騎失利,所以前來解圍。

李靖再次揮令旗,武大清所率的一千幽州鐵騎立即衝了出去,迎向唐軍的一支輕騎。那支唐軍輕騎大駭,立即撥轉馬頭繞道而走,不敢正綴其鋒。

李世民面色鐵青,李靖此人用兵太穩了,簡直滴水不漏,想在他身上佔點便宜實在太難了,沒辦法,只能一力降十會了,於是立即下令全線壓上,以兵力優勢來取勝。

一時間,唐軍全線推進,但見漫山遍野都是廝殺的雙方士兵,戰場連綿十幾裡地,殺得沙塵滾滾,日月無光,二十多萬人的大混戰啊,那場面用什麼語言來形容都顯得有點蒼白。

最終,玄甲鐵騎還是成功突圍而去了,但也損失了近千騎,不見了三分之一,這讓李世民肉痛得直打哆嗦,不過,在唐軍的全力進攻下,齊軍也被逼退了數里地,死傷同樣慘重。

這一場慘烈的大戰一直持續到傍晚也未分出勝負,雙方相隔兩裡地紮營休息,各自收殮袍澤的屍體,留待明日再戰。

“總管大人,剛收到洛陽送來的訊息,皇上已經拿下了函谷關。”蘇定方拿著一份公文興沖沖地進了營帳。

李靖聞言大喜,急忙接過公文閱了一遍,然後捋須微笑道:“太好了,難怪李世民急著決戰,原來是函谷關失陷了。”

行軍長史褚亮欣然道:“皇上總是能人所不能,不足一月便拿下了函谷關,李世民這下坐蠟了,分兵回救又擔心遭到咱們痛擊,首尾不能相顧,只好孤注一擲,妄想先全力把咱們擊敗,然後再回救潼關。”

蘇定方眼珠一轉道:“既然如此,不如咱們將計就計,假作不敵後撤,誘使唐軍深入,拉長他們的戰線,然後再伺機反擊,反正李世民急於決戰,即便明知是計也會選擇追擊的。”

李靖搖頭道:“遲了,如果早幾天得到訊息,此計可行,但是如今敵我已處於角力的階段,如系千鈞於一發,險象橫生,這個時候羊敗,搞不好會弄巧反拙,弄假成真,一但兵敗如山倒,則回天乏術也。”

蘇定方聞言心中一凜,拱手道:“總管大所言極是,是屬下考慮不周。”

其實這道理打個比方就很容易明白了,譬如雙方拔河比賽,正處於僵持的角力階段,雙方都使盡了吃奶之力,這個時候,其中一方若自作聰明,稍稍松力假裝示弱,無疑於把勝利拱手讓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