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拿著竹子樹上取下的棍條,向麗麗走去,心想,軟硬兼施這會你該聽話了吧。

麗麗從小就是脾氣非常倔強的孩子,看著爺爺的棍條,她依然堅持不吃飯,要打你就打吧。

爺爺右手高舉著長長的棍條,威脅到:“你去吃不吃?吃不吃?不吃我就打到你吃為止”。看著無動於衷的麗麗,爺爺的右手也隨之擺動了起來,這回爺爺是真的生氣了。

年幼的麗麗扛了一會,真的太難了,隨著爺爺手臂的擺動,竹棍入皮的血印,她疼痛難忍,最終屈服於爺爺,慢慢移動到了吃飯的桌上。

即使來到了桌邊,麗麗心理同樣是牴觸的,奶奶看著無動於衷的麗麗說:“快吃,快吃,剛開始喊你就過來哪會捱打,還不快吃一會你爺爺又去拿棍子了”。

麗麗艱難的舉起手拿著筷子,她不想加菜,這是她第一次看著香噴噴的飯菜如此的討厭與拒絕,但是她沒有辦法,依然夾了一口菜毫無知覺的送入口中,身體的疼痛,心裡的委屈,按耐不住,雖然自己努力堅強也按耐不住眼角淚水往下的湧動。

奶奶看著說:“不要哭,哭著吃飯以後會肚子疼的,好好吃飯了”。

見狀爺爺心裡充滿了愧疚與心疼,但他是一家之主,是這個家威嚴的象徵,一次喪失微信,將很難建立威嚴。

爺爺:“別哭了,再哭我又用棍子打到你不哭為止”。麗麗當然不再敢哭了,但爺爺也只是心裡心疼才嘴裡威脅這樣說,他們也是孩子長大的,哪有能打到不哭?只有越打哭泣更嚴重。

這件事以後,麗麗再也不敢輕易拒絕吃飯,最終這場搏鬥也以爺爺的勝利而告終。

爺爺奶奶骨子裡是愛麗麗的,但是他們的教育方式,對年幼的麗麗來說,何談愛戀?

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日子,麗麗總喜歡去親戚家玩耍,因為在親戚家短暫的玩耍不會被責罵。

父母離開的這幾年,麗麗去過舅舅家,姑姑家,雖然他們不會罵,但麗麗能感受到玩耍超過1天他們對麗麗的到來並非高興,所以,除了拜年的時候,接下來的日子她很少去。

每一次拜年的時候都是麗麗討厭的時候,因為別人都可以跟著父母高高興興的去親戚家,親戚家的小朋友也不會欺負,而麗麗每一次只能自己一個人去,在眾多的大人中間,她是孤獨的,自卑的,所以她我總是低著頭。

每一次有從父母打工地方回來的人,父母都會讓他給麗麗帶回來新衣服,特別是母親親手織的毛衣。

所以,麗麗的童年,裝衣服櫃子裡,最多的就是毛衣,有紅色、白色、藍色…高領、圓領、V領…但是,這些豐富的可以抵禦寒冷的衣服卻撫慰不了她缺愛的心靈。

在所有親戚中,她最喜歡的是去細姑家,因為細姑是一個脾氣非常好的女性。

細姑家離家裡只需要1個小時的山路,只要能取去細姑家,她會克服自己一個人走山路的膽怯。

在去細姑家的多次往返中,她有見到過蛇,鬼影,暴雨,閃電…但她都不怕,因為去到細姑家是最能釋放自己天性的地方。

細姑爺是一個好大壯實的中年漢子,她們家有一個表弟,在細姑家經濟大權掌握在姑爺的手中,姑爺偶爾會給細姑零用錢,吃的穿的用的也不會少細姑,但他幾乎不會給一分施捨給麗麗。

但麗麗還是喜歡去他家,雖然她們家條件也不好,剛開始去還要跟姑爺姑姑一起擠大床,偶爾姑爺自家糧食還要透過爺爺奶奶接濟。

每次趕集細姑看到麗麗會悄悄從衣服隔層裡掏出零花錢悄悄塞給麗麗,麗麗假裝客氣拒絕的時候,細姑會說:“快點收起來,一會姑爺看到了”。

聽到這話的時候麗麗會毫不猶豫趕緊把錢放入包裡,因為她不想細姑為難。

雖然經濟上姑爺很吝嗇,但飲食上姑爺相當大方了,每次去到姑爺家,都有牛肉或則更豐富的生活,每次跟她們吃飯麗麗都能狼吞虎嚥吃到很撐。

姑爺自己也是一天沒有肉吃就會發脾氣,到細姑家自己也可以偷懶,不用做飯洗碗做農活,即使大人在做麗麗也不用幫忙,細姑從來不會埋怨與給臉色。

麗麗對細姑說:“姑,我長大以後要成你這樣的人”。

細姑:“啥?成我這樣?有啥出息?沒文化,沒收入”。

麗麗:“反正我就要成你這樣的人”。

雖然細姑不掌握經濟大權,但是她還算幸福,因為細姑爺是一個很節儉的人。

麗麗想成為細姑那樣的人也是希望以後自己脾氣跟細姑一樣是一個善良,有依靠的人。再看看五個舅舅舅孃的夫妻生活,並不是文化高,經濟好就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