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奢侈的愛(第1/2頁)
章節報錯
慾望是人的本能,沒有慾望豈不喪失了人的本性?每個人都慾望得到父母的愛,親人的愛,朋友的愛,愛人的愛,社會的愛。
因為在紛飛複雜的社會里,只有擁有這些愛的人才能在遇到挫折之時不畏艱難險阻重生。
麗麗如許許多多留守兒童一樣,成長中損失了最重要的父母的愛,對於父母的愛,她覺得是奢侈的。
從父母離開跟著爺爺奶奶後,她逐漸從開朗變成了內向,臉上的笑容也逐漸減少。
爺爺奶奶的教育認為小孩子不能誇,不然會自傲,所以爺爺奶奶更多的是以批評,對比,恐嚇跟麗麗溝通,這在麗麗的本能中是及其反對和牴觸的。
比如有一次麗麗因為爺爺無數次的強調女孩子要多下地幹活,不然就會捱餓。
作業40後的爺爺奶奶經歷過戰爭時期,經歷過鬧饑荒,吃過樹根,睡過牲畜地,喝過牛腳印水,他們認為一個人的生存能力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填肚子,果不飽腹不足以談其他。
所以爺爺會無論春,夏,秋,冬都堅持8點以前拉著麗麗下地幹活這對於小學的麗麗來說是非常反感的。
因為好不容易的週末或假期,從沒有能睡到自然醒的時候,每一次被叫醒的清晨,她腦袋裡都寫著十萬個不願意與憎恨。
爺爺會給麗麗講述饑荒年自己是怎樣逃生,奶奶會講述饑荒年她們家9和兄弟姐妹最終剩下3個,怎樣看到兄弟姐妹們一個個從身邊離去…
雖然麗麗討厭這些重複很多遍的故事,甚至每個故事她都能倒背如流,但每次聽後她都覺得,我必須認真學習。
又是個週末時光,南方夏日的太陽可謂相當“毒辣”,吃過早飯,正是太陽格外烈焰的時候,爺爺叫上麗麗出去挖土豆。
麗麗:“爺爺,我不想去,這太陽太烈了,等下皮都會掉一層的”。
爺爺:“玉米地太陽曬不到,快點,準備走了”。
麗麗:“我要學習,我不去”。
爺爺:“不幹活就不要吃飯”,其實爺爺是覺得麗麗需要學習就讓她在家學習。
麗麗:“不吃醋就不吃,有啥嘛,我爸媽給我寄了錢,我家土地還在你手裡”。
爺爺:“好啊,等下我給你背點籬笆回來,你就吃籬笆就可以了,土地不種就吃籬笆”。說完,爺爺揹著揹簍拿著鋤頭下地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下午飯時間到了,爺爺爺從地裡回來準備洗漱。做作業的麗麗不知道啥時候趴椅子上睡著了。
奶奶在廚房做好了飯菜,出來準備喊正在歇涼的爺爺和學習的麗麗吃飯。
麗麗醒來,看了一眼爺爺,發現爺爺也正看了她一眼。爺爺:“她不用吃飯了,他說了她不去地裡幹活,她自己吃籬笆”。其實爺爺是開玩笑的,但是幾乎不笑的爺爺說起這話看起來又不像開玩笑的。
麗麗想著每次爺爺都那麼說,心裡非常生氣,說:“不吃就不吃,我稀罕吃,你種我家地每年給我租金我自己煮”。
爺爺竟無言以對,只能說:“好啊,下個月就把你送去你爸媽那裡,去過好日子”。
在麗麗的眼中當然是跟著父母的日子就是好日子,哪會知道父母在外的艱辛與不易,此時此刻她多想一下子飛到父母身邊,想著想著眼淚竟然不自主的流了下來。
奶奶:“麗麗,快吃飯了”。
麗麗:“我不吃,說了不吃就不吃”。
爺爺:“她不吃我們吃,看她能捱餓”。
爺爺第一碗飯吃到一半:“吃不吃哦?快來吃飯,不吃我一會用棍子來請你吃”。
麗麗:“不吃”。她心想,哼,誰還沒有點脾氣,我不吃看你下次還敢不敢這樣說。
爺爺第一碗飯吃完:“來不來?”
麗麗:“不來”,不能輕易答應,否則下次還會這樣,自尊心很強的麗麗依然堅持了自己說過的話,我不吃,雖然這時候肚子已經咕咕咕的在唱“空城計”了。
爺爺心想,出來吃飯也不是事啊,但又不能低聲下氣的丟了自己的威嚴,於是即使是在吃飯的時候他仍然選擇了棍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