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與秀珍“偷材”揹簍與材被沒收以後,我們的家長都沒有為了廉價的材而放下尊嚴去取回,而是再次對我們嚴厲批評教導,以後決不允許有這種事情發生的。

“零食”這個對90後奢侈而又渴望的詞,做為90後來說記憶依然,而作為農村廣大留守之一的麗麗,是一個愛吃零食的小調皮。

6歲以前,跟著父母即使家境貧寒,沒有零食環繞,但每一次趕集父母都會用省吃儉用的錢給麗麗帶回糖果或則水果。

如今,父母外出打工,40後的爺爺奶奶便支援以吃飽為上的觀念,對麗麗的零食銳角。還記得有一次父親給爺爺寄來了書信。裡面寫著:“請每天給麗麗1塊錢做為零用”。即使父母會按時把麗麗零用錢寄回來,但爺爺奶奶說,這不適合每天給,不能養成常花錢買零食“這無用東西”的身上。

於是,麗麗會用巧妙的行為去“換取”。麗麗80歲的祖母對麗麗疼愛有加,於是對於慰問祖母留下的糖果或則水果她都會放在廂房的陪嫁櫃子裡面。

麗麗砍柴或則割豬菜回家的路上,本可不用途徑祖母住的爺爺家,但是,她會從後山的小路繞到祖母房子門前的小路,從這裡經過。

每一次,如果麗麗看見祖母已經歇坐在院子裡的木頭板凳上,她便默默走到祖母前,假裝從這裡經過,祖母每次看到勤奮的麗麗,便會笑著說:“我么兒真乖,來,我給你好東西”。

如果已經到了祖母院子口卻不見祖母在院裡歇坐,她便會使勁喊祖母,直到祖母邁著蹣跚的步伐從廂房跨過高高的門檻出來看見勞作回來揹著豐厚成果的麗麗,再次對麗麗誇獎並贈予零食麗麗才會興高采烈的揹著揹簍回家。

這是麗麗每次勞作後必不可少的流程之一,如果在勞作後沒有收到祖母的誇獎,她便覺得這次付出沒有任何收穫與成就感,而且會覺得因為祖母的未出現而丟失了“所有糖果”。

爺爺奶奶教育認為自家的孩子不能誇,如果誇了她會傲嬌,應該要低調成器。所以,麗麗每次勞作回來在爺爺奶奶這裡並不覺得有任何收穫,因為每次的收穫自己覺得已經很殷實了,但爺爺奶奶會用成人的量去對麗麗進行衡量.…

所以,麗麗即使學習成績優異,勞作勤快,但她毫無自信。

麗麗家院子裡有一顆蘋果樹,雖然南方的蘋果會讓人覺得發育不良,但也是麗麗難的零食了。

每年到了“廟會”的時候,院子裡的蘋果就會由青轉紅,但往往到了那個時候,已經只剩下樹尖上的幾個,因為即使是青的,也夠麗麗偶爾摘一個解解饞。

每年院子裡的蘋果樹都結的很好,但往往爺爺奶奶上坡勞作的時間間隙,村裡的小夥伴就會悄悄摘下幾個,她們跟麗麗一樣,這是他們饞了很久的零食。

但是蘋果樹在院子外圍的半坡,年幼的小夥伴們往往不能輕易摘到,所以,為了節約時間怕爺爺奶奶發現,他們都採取掃蕩(即用竹竿抖動樹枝上的蘋果)。因此,到了蘋果真正成熟的時候,幾乎看不到成熟的蘋果掛在樹枝上。

村裡何嬸家位於村子正北方向,家裡三個兒子都沒有成家,也沒有孫子等對零食的渴望,她家周圍都是許多的李子,櫻桃,枇杷,桃子樹。

但是何嬸家養了如半大豬的狗狗,何嬸與老公都很兇,不允許別人摘他們家果實與腳踏種菜的土地。

每到了果子快成熟的季節,村裡的小夥伴就對何嬸家院子周圍果子垂涎三尺,為了能吃上果子,小夥伴們跟何嬸與她家的狗打上了“游擊戰”。

這天,正是五一節,是部分果子成熟的季節,但做為農民,卻是最繁忙的季節。

麗麗與幾個小夥伴正準備去遙遠的地方為家裡圈養的豬尋找可口的糧食,前往的路正好要經過何嬸家院子旁。

當幾個小夥伴快到院子的時候,大家都驚呆了,因為樹枝上正掛著黃黃的,紅紅的李子。

秀珍:“你們看,書上的李子熟了,好安逸”。

路路:“可是何嬸比較兇哦,被抓到就完了”。

紅紅:“要不我們觀察一下?”

麗麗:“我負責在這裡觀察”。

於是大家都沒有再繼續前進,而是蹲在何嬸家院前田埂下俯臥著身子檢視何嬸家的動靜。

麗麗:“現在正是午後,這段時間又是農忙季節,估計他們下地幹活了吧”。

繼續觀察10分鐘後,何嬸家任然沒有任何動靜,於是大家覺得勘察現場已經足夠了,接下來準備行動。

於是麗麗趴在原地,繼續觀察,其餘三人準備往前往菜園的李子樹,只見他們三個邊小跑邊環顧四周,如未發現異常將繼續前進。

終於,在1分鐘後他們順利到達了李子樹下,先用手拉下比較低矮的樹枝,摘下幾顆立即塞往嘴裡,看著他們解饞的模樣,麗麗“咕咕”吞了口水。然後小夥伴們準備分頭爬上不同的李子樹,往樹枝高的地方採摘熟透的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