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入京(第1/3頁)
章節報錯
永和八年,夏末。
王凝之站在船頭,感嘆:“好大一座城!”
建康城。
北依覆舟山、雞籠山,東憑鐘山,西臨石頭,算得上屏障重重了。
自吳起,黃龍元年,孫權稱帝,定都於此,建‘太初宮’而始,便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建設。
太初宮,昭明宮和苑城東西相守。四周有石頭城、西州城、東府城、白下城、南琅邪郡城等眾多城圍繞,併成拱衛之勢。
宣陽門至朱雀門的御道兩側佈置官署府寺,居住里巷主要分佈在御道兩側和秦淮河畔,城內外遍佈道場,還有不少佛寺,鼎盛至極。
不僅僅是山,建康城周圍,南枕秦淮,西倚大江,北臨後湖,乃天下水脈交匯所在。
秦淮河岸,河水緩緩流淌,點點晨曦的微光在水波中盪漾。
船已經靠岸了,在徐有福的指揮下,護衛們正在大包小包地搬著東西。
至於王謝倆夫妻的一些衣物之類,則由綠枝帶著丫鬟們攜帶。
而王凝之,則陪著謝道韞,欣賞著秦淮河的景色,這一路沿著江水而來,山山水水,見得不少,到此方止。
“建安十三年,諸葛孔明出使江東,曾對孫權說:‘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後孫權建吳,以此為都,得到如今,多年擴建,這城就更大了。”
謝道韞一邊看著,一邊給王凝之講著,可誰知道,王凝之的興趣,卻在別的地方。
“據說當年,‘苑城’裡,可容綱五千人同時在騎馬操練,後來晉入,改得更大了些,這次來,不得不看啊。”
謝道韞聞言,卻不回答,只是好奇地打量著王凝之,直到王凝之渾身不自在了,才說,“我本來以為,你的興趣會在秦淮河上呢。”
“秦淮河?”王凝之愣了一下。
“是啊,全國最好的青樓樂坊,酒肆彈唱之地,盡在於此,王二哥不感興趣?”謝道韞俏皮地說道。
王凝之一臉嚴肅,一甩衣袖,風度翩翩:“當然是感興趣的!”
“你……”謝道韞眯了眯眼,還未發作,就見到王凝之轉過頭來,衝著自己,更加嚴肅且大聲:
“感興趣是必然的,不參與也是必然的!謝道韞,你就死了心吧,你這輩子,都別想找到機會,說出你丈夫一絲絲的不好!”
“要死了你!閉嘴!”謝道韞臉上一片紅,急忙伸手就要捂住他的嘴,卻被王凝之一把攬入懷中,只能憤憤地一跺腳。
王凝之慘叫一聲。
為什麼,她生氣的時候,跺的永遠都是我的腳?
“那邊兒的,就是建初寺吧?”王凝之看著遠處有座高高的寺院,趕緊轉換話題,免得自己再遭殃。
謝道韞沒好氣地回答:“是,當年孫權為西域僧人康僧會修建了‘建初寺’。建初寺是江南地區最早的佛教寺廟,也是因為康僧會的努力,佛教逐步在南方流行開來。以前我們不注意這些,但衣冠南渡之後,這才發現佛學的強大,即便張道御人在京城,都難以磨滅,要不是因為如此,恐怕這次他都未必會答應我們。”
“說起來,袁真要你幫他,拿到歷陽郡的控制權,你打算怎麼做?”
王凝之伸個懶腰,“我哪兒知道怎麼做,歷陽郡一帶,那是以前庾翼的地盤,雖然庾氏如今已式微,但朝廷一向想要把這種軍略之地,收歸中央控制,如今是庾希為太守,庾氏跟桓溫,袁真都糾纏不清,我才不想管這種閒事。”
“可你不是答應他了嗎?”
“所以啊,踢皮球唄,我找個機會,直接把這事兒告訴庾希,讓他自己去想辦法。”王凝之笑了笑。
“你這是,”謝道韞眯眯眼,“借刀殺人?”
“也算不上吧,反正袁真盯上了歷陽郡,那這裡遲早都要惹麻煩,還不如把事情弄得敞亮些,庾希如今還不是袁真的對手,朝廷又需要袁真來對抗桓溫,想必會幫他的,這種一郡太守職位的事情,可輪不到我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