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星辰大學不能夠出現草包教授。”

“想要成為星辰大學的教授,必須得要經過評議才行。這個評議,隨機抽調星辰院士和學校教授來組成,整個評議團人數在九人。每年的六月份,進行教授評議。”

“成為教授之後,也不是說就終身制的。”

李光南下意識的就反對:“老闆,廢除教授終身制,這對大家的積極性打擊會很大。”

韓松林不由眉頭輕皺,他倒不是要反對教授終身制這個東西。

可高校當中年齡越大的教授掌握著越多的科研資源,而資源這東西,是有限的。

做科研,最佳的年齡段可不是六七十歲的時候。

是25到45這個年齡段。

至於說外國那些六十多歲還很牛的科研大牛,一個是倖存者偏差,另外還得要看人家背後的團隊。

說不定,成果不是他做的,是他的學生做的,然後名在他那。

別以為就國內會如此搞,外國人才是這方面的鼻祖。

比如說發明大王愛迪生,愛迪生一生有2328件發明,1000多發明專利。

是不是很嚇人!

簡直太嚇人了。

小小的算一下,愛迪生一生如果有六十年在搞研究,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月他要搞三件發明。

而愛迪生還是一個商業大亨,得要處理各種日常事務。

他那有那麼多時間來搞發明,真當發明就隨便想想就能來?

事實上,愛迪生有一個實驗室,整個實驗室裡面有著大量的科研人員,整個實驗室裡面出的成果,全部都在愛迪生名下。

這也成就了愛迪生髮明大王之名。

而在愛迪生實驗室裡面的科研人員,除了和愛迪生因為直流電和交流電之爭的特斯拉之外,還有誰留下了名字?

甚至對於特斯拉,如果不是一輛車的名字,誰又是會知道他?

一個被刻意刪去存在的科技巨人。

突然的,韓松林笑了起來。

他有些著相了!

星辰大學的科研資源掌握在誰手中?

不會在李光南這個校長手裡,自然也不會在老教授的手裡。

在星海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