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文明並沒有看走眼。

成英此人雖然有些老氣橫秋的,軍事才能也並不出眾,但至少也是一員合格的將領,並且也很願意聽從蕭文明的建議,著力募兵、練兵,臨到關頭還是能夠不辱使命,盡到了自己大齊朝忠臣孝子的責任。

故而蕭文明只停留了一日,便要重新啟程,然而就這一天的時間,前方又給蕭文明帶來了一個不好的訊息。

訊息說是京城洛陽已經陷落。

看樣子沒了蕭文明作為對手,康親王總算打出了有史以來最傑出的一仗——左右夾擊、內外夾攻,居然真就在短時間內,攻佔了這一座天下最重要的城市。

洛陽城被攻破,蕭文明對此早就有了心理準備,然而被拿下得這麼快、這麼早,還是出乎他的意料,更讓他感到不安的是——洛陽城裡幾個要緊人的下落,到現在還全無訊息。

其中一個是九五至尊的皇帝,都城陷落,也不知這位極要面子的天子,到底是會選擇自殺呢還是選擇逃跑,又或者真的咬牙和敵軍同歸於盡……

????????????????他另一個就是蕭文明的朋友、也是老師的溫伯明瞭。

他是蕭文明穿越到這個大齊朝以後結交的最要好的一個朋友,也是他的智囊,就是因為他這幾天不在蕭文明的身邊,蕭文明就上了好幾次當,最終中了康親王金蟬脫殼之計,才導致洛陽沉陷落的這個結果。

蕭文明想現在就知道事情的全貌,然而這又談何容易?

如今在半路之上,所漏出來的一絲半縷的訊息,誰也不能判斷是真是假,看樣子最終還是得回到江南之後,再從各方面收集線索,同時尋找溫伯明的下落,才是唯一穩妥的辦法。

此刻正是長江夏汛正要到來的時候,正是俗稱“菜花汛”的時節,汛期一旦到來,長江這條巨龍便將發出他的雷霆巨怒,攪得周天不得安寧。

可是蕭文明已經顧不上危險了,冒著菜花汛的危險,還是冒險坐船趕緊趕回江南。

潮汛走的要比人快得多,等到了金陵城的時候,長江水就已經明顯漲高了許多,蕭文明原本是想去金陵城中看一看現在的情況的,可金陵成周邊沿江的幾個碼頭水下都有暗礁,發了大水以後就更加難以看清和判斷,一不小心就容易觸礁、甚至沉船。

眼下這個局面容不得半點大意,更不能接受任何非戰鬥性減員,蕭文明只能一鼓作氣,衝過金陵,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想辦法找地方靠岸。

除了金陵之外,長江下游最好的靠岸的地方,就屬蕭文明在臨海縣沿江附近造的幾座碼頭了。

然而此時大汛已到了高潮,水流愈發的湍急洶湧,在長江之上,幾乎已經到了無法駕馭船舶的程度了。

無可奈何,船隊只能尋找一個空隙,一頭鑽進了運河。

大齊朝的運河雖然年久失修,但是一開始的規劃設計還是起作用的,其中的一條就是讓長江主航道的大水無法直接灌入運河,因此船隊拐入了江南運河,也就轉危為安了。

不過付出的代價,就是大隊人馬無法直接經由水路抵達臨海縣,而是不得不沿運河在蘇州下船,走上兩天的路路才能回家。

所幸這段路不長也不危險,蕭文明也是能夠接受的。

蕭文明的團隊浩浩蕩蕩,極為引人注目,在蘇州一下船,蘇州知府湯光耀便貼了上來:“爵爺掃平奸賊,這一去有小半年了,總算是回來了,讓下官好生惦記。”

湯光耀說的都是一些沒有營養的片湯話,蕭文明原本也不會放在心上,咿咿呀呀對付幾句也就可以了。

然而看他的表情似乎欣欣然若有喜色——如今國難當頭,他高興得實在沒有理由,不過抓轉念一想,難不成這傢伙也轉向康親王了嗎?

蕭文明一擠眉眼:“虧你還笑得出來!洛陽國都都已經陷落了,你這拿朝廷俸祿的,居然還能這麼高興?”

湯光耀趕忙解釋:“爵爺還不知道吧?如今雖然壞事連篇,但好歹有一樁喜事,總算可以稍定百姓之心了。”

“什麼喜事?你有話直說。”

“是皇上御駕親征,已經南狩金陵,正打算依託江南半壁江山,剿滅康逆,恢復天下本來面目。”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不知道?”

“皇上御駕親征,來到金陵城,其實也就是這三四天的事,也難怪爵爺不知道。”

“原來如此!”

要不是菜花訊厲害?蕭文明選擇在金陵城登陸的話,搞不好還能同皇帝打個照面,這也算是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