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泰州城這邊彙集了那麼多的錢糧物資,心裡覺得不安,便向蕭文明建議,說是這邊物資太多,城中的軍隊又大多隻是過路的,沒有兵力堅守,就怕敵軍來襲,泰州城堅守不住,城裡的糧草物資就會被敵軍劫了去,那麼對軍心士氣的打擊太大了。

“任將軍深謀遠慮,我真是比不上。不過今日卻多慮了,敵軍來打我,豈不是正中我的下懷?我還就怕他們不過來呢!”

任當思當然對蕭文明手下軍隊的戰鬥力有著絕對的信心,可他的憂慮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爵爺說的是沒錯,可就怕敵人搞突然襲擊,搶了東西就跑,爵爺這邊也是有力無處使啊……”

“搞突然襲擊,那倒可以讓他們來試試!”

蕭文明進入江北之後,除了運送兵力,囤積物資之外,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鞏固自己在江北的情報網路——這也是蕭文明,為什麼這一回把林丹楓帶在身邊而讓宋星遙留在江南的原因。

蕭文明幾次出入江北,利用了林丹楓在武林中的地位,在江北武林之中也配置了自己的勢力,尤其是以“正一觀”為核心,向武林中人施以恩惠,形成了密集的權力網路。

雖然做不到一呼百應,但是利用江湖中人的力量替自己充當耳目和打手,倒也是不成問題的。

就靠著這些人,蕭文明隨時可以掌控江北的形勢,尤其是康親王和李全大規模用兵的行動,他更是不可能錯過。

果不其然,蕭文明佔據泰州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李全的耳中。

李全這些日子招兵買馬,潼關以東幾乎都成了他的地盤,就連康親王趙希的話,他都未必能夠聽進去,更哪能容得蕭文明捅他的後腰?

於是李全根本就沒有同康親王通報,更覺得無需藉助他的力量,便率本部精銳殺氣騰騰地向蕭文明撲過來。

李全這回集結起來的人馬有上萬人之眾,其成分組成和蕭文明類似,同樣以自己的老兄弟——也就是從磨齊山上下來的弟兄——為核心,又以老黑旗軍的兵馬為中堅力量,輔助以其他新加入的部隊。

一層套一層,可以說組織得比較合理,戰鬥力自然也差不到哪裡去。

然而很多時候,人是需要進行互相之間的比較的——貨比貨得要扔,人比人的要死……

你進步了,別人一樣在進步,就看大家進步的程度如何了。

偏偏蕭文明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的進步,都已從冷兵器時代進化到了熱兵器時代,那李全這麼一點點微末長進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有絕對的戰鬥力的優勢作為後盾,蕭文明也根本懶得同李全耍什麼花招,乾脆就堂堂正正地擺開陣型,要和李全打一場決戰。

決戰之時,蕭文明以川南狼土兵為正面的中堅,蕭家軍的弟兄全部上馬,作為側位力量,護住陣型的兩翼,而其他部分的人馬則作為輔助力量,準備打掃戰場,擴大戰果。

蕭文明對川南狼土兵的使用,真的是神來之筆。

這些人雖然不服管教,但是戰鬥的積極性極強,見李全的隊伍也在對面擺開了陣型,根本就不去做任何的試探,直接就嚎叫著衝殺了過來,要比黑旗軍那些平素好勇鬥狠的綠林好漢的路子更野。

分明是李全準備發動進攻,可進攻的行動還沒鋪開,便被蕭文明這邊的狼土兵打了個措手不及,更將李全一開始的部署徹底打亂。

趁著李全混亂的時候,左右兩翼蕭家軍的騎兵這時也順勢殺上,直衝著黑旗軍的兩側突殺過去。

這兩翼的衝擊要比正面的攻勢更強,李全根本就抵擋不住,原本信誓旦旦集合起來的軍隊只在一瞬間便崩潰了。

這一場同李全的決戰,蕭文明贏得如此輕鬆如此快捷,近乎羞辱一般。

不過蕭文明和李全對戰,無論是單打獨鬥也好,還是領軍對戰也罷,羞辱他的次數也足夠多了,泰州城郊的這一戰,不過是在他的恥辱簿上多增添了一頁而已,並且還是並不顯眼的一頁……

這一仗下來,李全的損失雖然並不大,元氣並沒有損傷多少,但更多的是折損了李全的銳氣和信心,讓他短時間內再不敢同蕭文明發生正面衝突。

於是趁此良機,蕭文明繼續北伐,從泰州出發又攻克了徐州,進而攻克了膠州。

至此,山東道的核心山東半島就被蕭文明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