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4 聖旨?就是一張草紙!(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現在的皇帝卻不敢對蕭文明下殺手。
因為蕭文明是皇帝現在所能依賴的唯一的力量,偏偏蕭文明還不是那種特別有忠誠心的人,一旦惹得蕭文明不高興了,輕則復國大業要推後甚至流產,重則逼反了蕭文明,就是另一個康親王趙希!
皇帝也不是沒想過重整自己的軍隊。
但是他現在所在的江南地區,完全就是蕭文明的地盤,沒有蕭文明的點頭,就連更換一個知府都做不到,真是水潑不進、針插不入!
因此對於讓蕭文明行動,皇帝也只能哄著來,特地發了一道旨意給蕭文明,並且這道聖旨還是皇帝親筆所書——這樣的榮譽,或許只有老相國衛玉章還活著的時候才享受過……
聖旨之中,言辭懇切,既分析了現狀,又展望了前景,既排布了實力,也宣告瞭道統,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催促蕭文明趕緊發兵,反攻洛陽,說是事成之後就可以給蕭文明封王,這可是大齊一朝臣子所不曾享有過的榮譽!
然而這樣一道聖旨,送到蕭文明面前的時候,就比送來一張草紙稍微強一些。
他揚著手中的這一張聖旨,不無戲謔地說道:「皇上也是真情實感,恨不得我現在就能飛過潼關,飛到洛陽城裡提了康親王的首級來送給他。只可惜我沒長著翅膀,沒那麼大的本領,也不知朝廷裡哪個人能做到,哈哈!那這個王爺我情願讓給他,一點也不會嫉妒。」
現在在山東的都是蕭文明的自己人,就連曹瑞、任當思這兩個食朝廷俸祿的都不在,剩下的要麼是對朝廷有著深仇大恨的,比如說戴松;要麼是對朝廷不以為然的,比如說龍蘭;要麼就乾脆是反賊出身,比如說楊妙真……
這些人對朝廷的態度比蕭文明更加不屑,蕭文明無論是怎樣大逆不道的話,都能對著他們說出口。
戴松從蕭文明的手裡單手接過聖旨,看了一眼:「爵爺,自古封異姓王的都沒有好下場,你可要想明白了。」
蕭文明笑著點點頭:「這事不用小戴將軍關照,我心裡敞亮著呢!還不光是你,就是溫先生也已提前給我來了封信,叫我千萬要自重自保,防著朝廷腦筋不靈光,提前卸磨殺驢。」
戴松用力點了點頭:「溫先生不愧大才,朝廷的陰謀在他眼裡,不過是玩童耍賴,有何懼哉?爵爺只要按兵不動,別說是幾天工夫了,就是等個一年半載的,朝廷也拿爵爺沒有辦法!」
「小戴將軍說得好,不過我也不會毫無期限地等下去,現在出兵的確是時機不成熟,我還要再等等。」
蕭文明等的
是長江水道的徹底打通。
這項工作蕭文明委任給了索菲亞和何常二人去做。
他們一個善於遠洋航行,一個擅長在內河作戰,都是水戰的行家。又有蕭文明配置給他們的堅船利炮,更是讓他們如虎添翼!
由他們指揮,在長江寬闊的水面上,一連同康親王的水軍交手三十餘次,將其水面力量徹底消滅,就連江北的所有沿江碼頭也全都破壞了。
遇到江邊的大城市、大要塞,更是會讓火炮戰艦一字排開,連續轟擊個一天一夜,讓沿岸居民的信心徹底崩潰。
水上的戰役一共進行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終於把長江黃金水道徹底掌握在蕭文明的手中。
從此蕭文明的船隊在長江暢行無阻,先不談貿易是否方便的問題,首先就極大地方便了軍需品的調動——哪怕是從長江最上游的四川裝載起運的糧食,順著長江流水,也最多隻要五天的時間,就能抵達山東!
堪稱水上高速公路!
這時蕭文明才開始小規模緩慢地出兵中原。
說起來這期間他接到的皇帝的旨意,裝訂起來幾乎可以印成一本了,總算好不容易真正動用了軍隊,皇帝也鬆了口氣。
然而蕭文明打得卻異常小心和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