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蘇大人,剛剛接手屯田所,根本就不敢違抗兵部上官的旨意,率領起自己從洛陽帶來的一百禁軍,以及剛剛招募來的五百多屯田兵,便加入了金陵城的戰役。

老實說,蘇志玄手下隊伍的戰鬥力,在所有江南屯田兵裡還算是上乘的,如果應用得當,是很能發揮一些作用的。只奈何“覆巢之下、無有完卵”,金陵城這一仗朝廷敗下來,蘇志玄這邊也當然沒什麼好結果,也同樣敗下陣來,只是仗著他手下弟兄戰鬥力不弱的一點點優勢,至少能夠全身而退,雖然損失慘重,但也不至於就全軍覆沒在金陵城下。

然而這一場慘敗畢竟是對蘇志玄莫大的打擊.

幾個月前,他原本還想靠著臨海屯的一個空殼,有一番作為的,一瞬間就成了霜打的茄子,連帶著讓臨海屯也死氣沉沉的……

敗退回來的將士們自不必言,就連少數還留在臨海屯經商的商人們也都一鬨而散。

誰不知道臨海屯沒有了蕭文明,就好像是一個人抽走了脊樑,全靠一堆失去功能的肌肉才勉強站立著,現在連這些肌肉也都被砸爛了,終於再也挺不起身板來了……

別人的心氣可以衰敗,可蘇志玄還得硬挺著。

臨海屯四周有蕭文秀主持修建起來的一圈圍牆,這是花了大價錢的修建的,極其堅固,不遜色於朝廷一些正經的要塞。

蘇志玄倒也完全沒有棄之不用,雖然早就沒了一戰之力,卻也派了手下的弟兄守住城牆的大門,只可惜這幾個弟兄,守門的時候也是有氣無力,渾似幾根賣不出去的甘蔗,東倒西歪地靠在牆角。

蕭文明是何等的派頭,到城門口,根本就沒有客氣地請求會面,而是直接就往門裡闖,一邊闖,還一邊高聲喊道:“我蕭文明回來了,蘇大人怎麼還開門?”

恰巧今日守門的這兩個弟兄,正是蘇志玄剛剛從附近招募的,都認識蕭文明,也都見過蕭文明頭上打起的那一面蕭字大旗,一邊趕緊報告臨海屯的新千戶,一邊也沒閒著,毫不猶豫就開了門,將蕭文明“請”了進去。

蕭文明的突然降臨,是在金陵城下大敗之後,蘇志玄遇到的又一件大事,他不敢有半點的怠慢,立即召集幾個親信弟兄,也同樣迎了出來,一開口就問:“蕭爵爺,你不是去高麗了嗎?怎麼會在這裡?”

“我聽說江南大亂,就怕我經營起來的成果都被反賊奪了去,所以才急匆匆地從高麗國趕回來了。怎麼?看蘇大人也是吃了敗仗的樣子,我給你助戰,難道你還不滿意嗎?”

蕭文明說自己是剛剛從高麗國趕回來的,但是無論時間和空間上全都配合不到一起,屬於一個可以立即被拆穿的謊言。

可是蘇志玄現在哪還有心思挑蕭文明的岔子呢?

江南的局勢都糜爛成這副樣子了,有蕭文明這樣一個可以扭轉乾坤的人物,還有他手下戰鬥力超群的蕭家軍,無論是對於朝廷而言,還是對於蘇志玄本人而言,都是一個莫大的利好訊息。

識時務者為俊傑。

就在幾個月之前,蘇志玄還憑著自己兵部官員的身份,在蕭文明面前牛得二五八萬,可經歷瞭如此重大的挫折,他也變得識時務了,也聰明得好像一個俊傑……

只聽他說道:“爵爺回來了就好。雖然是高麗國的駙馬,卻總是大齊國的子民,如今國難當頭,不但爵爺一定會盡心竭力,就連下官我,還有整座臨海屯,也會跟著爵爺,共赴國難。”

蕭文明點頭道:“蘇大人能有這幾句話,也不算辱沒了朝廷給你的俸祿,我就給蘇大人交個實底吧,咱們這邊的壓力可不輕,這一回康親王就是衝著我來的,我方才揚著旗進了臨海屯,他是遲早要打過來的!”

蘇志玄一聽這話就慌了:“康親王要打過來了,這可如何是好?那麼大的一座金陵城都被他打下來了,小小一座臨海屯,可怎麼擋得住他的大軍?”

“自然有一百種辦法可以擋住他,但其實也不必血戰,蘇大人只要堅守三天,那就萬事大吉,你看這一位是金陵遊擊將軍任當思將軍,他手下的精銳就是幫著蘇大人守衛臨海屯而來的,有他助戰,堅守三天應當不成問題!”

聽了這話,蘇志玄趕忙向任當思行了個禮,可是看他率領的都是些殘兵敗卒,就跟一幫子乞丐差不多,論戰鬥力還遠遠不如自己手下這幾百個兄弟呢……